华声在线5月9日讯(通讯员 龚楚英)为助力学生更加适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湖南信息学院会计学专业创新打造了“三元四环五通”育人模式。近日,该专业最近通过一场为期四周的认知实习,以“数智赋能、产教融合”为核心,联动校内外资源,构建“认知—实践—创新”闭环体系,为传统会计教育注入新动能。
4月8日至30日实习期间,600余名2024级会计专业学生深入三一重工、金蝶集团、中联重科等6家行业标杆企业,跨越制造、科技、文旅等五大领域,构建起多维度的行业认知图谱。在三一重工“灯塔工厂”,学生目睹财务数据如何驱动智能制造全流程:从生产线实时成本监控到智能排产系统,财务角色已从后台核算跃升至战略决策中枢。企业高管通过“全流程业财数据采集”案例,揭示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深层逻辑——数据颗粒度每提升10%,决策时效性可提高35%。文旅企业艾特里文化的参访则颠覆了学生对传统会计的认知。在非遗工坊成本核算实训中,学生需处理“联票收入分割”“手工技艺价值评估”等复杂场景,财务总监现场解析文旅行业特有的税务筹划逻辑。这种跨界实践促使72%的学生反思:未来财务人需具备“行业基因+技术DNA”的双重能力。
校内实训环节,置业大厦人工智能实训中心成为技术赋能的主战场。学生操作智能机器狗完成发票识别、风险预警等任务,其决策逻辑映射至财务数据分析场景。在业财一体化模拟平台,小组协作完成“企业月度结账”全流程,需整合供应链、生产、销售数据生成管理报表。更值得关注的是跨学科思维的萌芽,学生提出“区块链技术确保供应链金融数据可信”“机器学习优化预算配置”等创新方案,其中3个项目已入选校级创新创业孵化计划。这种“新文科+新工科”的融合实践,正是对“数智时代财务人需兼具技术敏锐度与商业洞察力”的积极回应。
校企合作研讨会形成的“三维能力模型”成为焦点:专业基础(40%)、技术素养(35%)、沟通能力(25%)的配比,折射出数智化转型对人才能力的重构需求。金蝶集团财务专家在《AI+管理成就不凡》讲座中强调:“未来会计人必须坚守‘三坚三守’底线——坚守诚信、坚守准则、坚守创新,同时守住数据安全、守住伦理边界、守住职业尊严。”实习成果已转化为实际行动指南:《数智化会计人才培养需求调研报告》收录的15条企业建议,直接推动2024版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新增《智能财务工具应用》课程,将业财融合案例教学比重提升至30%。三一重工等企业开放的成本分析案例库,正被整合进“智能制造成本会计”模块教学。
尽管实习取得显著成效,但“实操深度不足”“资源瓶颈”等问题仍待破解。部分企业参访仍以观摩为主,学生亲历复杂业务场景的机会有限。对此,学院计划与重点企业共建“沉浸式实习基地”,通过“双导师制”预留岗位实操环节。针对校内实训设备不足,将扩建人工智能实验室,增设大数据分析平台与财务决策沙盘。
湖南信息学院会计学专业正绘制一幅清晰的改革蓝图:构建“行业定制化”实习体系,针对不同领域开发专项模块;打造校级智能财务实验室,集成AI、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完善“校企双导师”制度,将真实商业案例融入教学全流程。
正如管理学院院长所言:“我们培养的不是记账员,而是能驾驭数智工具、洞察商业本质、创造战略价值的‘财务新物种’。”在这场教育变革中,湖南信息学院正以产教融合为舟,以数智赋能为楫,驶向未来会计人才培育的新蓝海。
责编:罗 江 龙
一审:黄爱民
二审:印奕帆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