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5月8日讯(通讯员 凌兰)当千年非遗邂逅银龄巧手,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5月8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螺钿手作活动在湘江新区观沙岭街道桔洲新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二楼温情上演,平均年龄60岁的"老学员"化身非遗传承人,用指尖艺术诠释"文化养老"的生动内涵。
在专业社工的指导下,老人们手持镊子,将0.5毫米的螺钿薄片拼贴成蝶恋花胸针、祥云发簪等饰品。"原来《琵琶行》里'钿头银篦击节碎'说的就是这种工艺!"72岁的王阿姨边调整贝母角度边感慨。现场设置的"后悔药"材料置换区,让零基础老人也能轻松完成精美作品。
"00后"志愿者小张举着手机记录老人创作过程:"奶奶们对渐变色的理解比美院学生还细腻!"活动中特别设计的"部件置换"环节,让年轻人用表情包图解与传统纹样展开对话。当83岁的退休教师陈奶奶用螺钿拼出"赛博龙纹",现场响起一片惊叹。
在这些戴着老花镜的"新生代匠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另一种打开方式——当螺钿不再沉睡于博物馆展柜,当匠心不再受限于年龄刻度,文化传承便有了最温暖的注脚。桔洲新苑的这场实验证明:银发浪潮与非遗传承的相遇,恰是文明延续最美的样子。
责编:罗 江 龙
一审:黄爱民
二审:印奕帆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