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人物>正文

    教研如诗匠心行——记汝城县第一完全小学教师胡淑琴

    2025-05-06 16:28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谢 振 华]

    华声在线5月6日讯(通讯员 朱圆)晨曦微光中,办公室有她伏案批阅的身影;暮色四合下,教室里有她谆谆教诲的声音。“用心观察、静心思考……”在汝城县第一完全小学教研室里,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或组织教师研讨,或设计教研方案,她就是汝城县第一完全小学教学骨干教师胡淑琴。她以扎实的学识与进取的步伐,在教改浪潮中书写出熠熠生辉的教研篇章。

    “对教学认真、对学生负责、对同事热心……”从教二十九载,胡淑琴始终以匠心深耕教学,用智慧点燃课堂,以情怀托举同行。她像一位执着的“教育农夫”,在语文教学的田野上播种希望,在教研教改的浪潮中探索方向,更在“青蓝工程”的沃土上培育新苗。她在教育的每一方天地里,用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工作者的初心。

    教育教学的“播种者”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做到课堂应教尽教?学生学好学足?”作为一名扎根一线多年的语文老师,胡淑琴一直在思考。在教授文学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时,为解决文学鉴赏中存在的“兴趣不浓、理解不深、思维不广”等问题,胡淑琴并没有局限传统的课文讲解,而是巧妙地将课堂变成一个探索未知、体验冒险的舞台。课前,她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鲁滨逊的生平背景和故事梗概,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上,她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们深入文本,体会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孤独、坚韧和智慧。课后,她鼓励学生们撰写读后感,将阅读体验转化为文字表达,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胡老师的引导,让我们在探索中把碎片化的知识变成完整的风景。”这样的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生长的土壤。

    教研教改的“探索者”

    “教研的根必须扎进课堂的泥土里。”在胡淑琴的办公桌上,堆着的笔记本里记录着密密麻麻的课堂观察、学生反馈和教学反思。她把课堂当作活水源头,把粉笔中沉淀的思考整理成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实效。“文字有了生命,教育才有灵魂。”她时刻关注教育领域的新动态、新趋势,结合课堂实际和学情特点,选定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带领团队深入课堂,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分析结果。胡淑琴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广泛认可。她的论文在教育期刊上发表,案例在教学研讨会上分享,课题研究成果也顺利结题。“今天上午第二节课开展语文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中总能看到胡淑琴忙碌的身影,还有她有条不紊的工作。她像一颗螺丝钉,在教研的各个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研室的带领下,学校的教研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老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教师成长的“赋能者”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除了在教学和教研方面的突出表现,胡淑琴在示范引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她积极参与青蓝工程,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引导他们快速成长。“这句‘爆竹声中一岁除’讲得不够‘响’!”在指导一名青年教师执教《元日》时,胡淑琴一针见血指出问题。她再次与青年教师一起分析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帮助她重新设计教学方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里的过渡可以更自然一些……”“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她的指导下,青年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最终在教学比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胡老师教会我,上课要以学生为本,课堂不仅是老师的舞台,更是学生的世界。”获奖的青年教师感激地说。这句话,不仅是对胡淑琴指导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她无私帮助的高度赞誉。

    “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是教研工作最大的意义。”胡淑琴始终以笃行的姿态书写教育工作者的篇章。办公室里堆积如山的教研资料,记录着她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校园内同事们信任的目光,见证了她对教研工作的执着热爱。胡淑琴用智慧和汗水,在汝城一完小的教育沃土上,耕耘出一片桃李芬芳的天地。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印奕帆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