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校园文学>正文

    那些旧日的音乐

    2025-04-29 11:23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谢 振 华]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有风、有云、有阳光、有鸟鸣。此刻,也应该要有动人的音乐。

    闲坐无事的我打开家中唱片机,小心翼翼地将黑胶唱片放进去。唱片那一圈圈优雅细密的同心圆上,音符正以三十三又三分之一的均速释放。旋律慢慢弥漫开来,音乐飘荡在半空,充盈满屋。

    “我们说好的,点播旧日的音乐,我们踏着舞步再跳一遍。沿着记忆鼓点会更容易些,Whoo……”吴克群《阿兹海默》的歌词瞬间点燃了我的记忆。

    那些旧日的音乐,那些旧日的故事,那些有血有肉的记忆……

    复读机里的AB双面

    有一种很不起眼的东西,叫作青春。青春,需要足够的孤独。

    2003那年,我十三,遇见了音乐与友情。我用音乐与友情诠释着孤独,对峙着青春。随着千禧年的到来,这个时期的中学时代充满着《萌芽》式的文艺、处处洋溢着郭敬明般45度的忧伤与韩寒式不羁的嚣张、明星八卦与二次元新番四面铺开、科幻奇幻新武侠网文八方袭来、动感地带的音乐与新歌排行榜彼此厮杀,一切都显得那么热闹、那么新鲜、那么有朝气。然而,热闹是别人的,我什么都没有。此刻的我,还没从童年的自闭中走出来。小时候我身体不好,性格也很文弱。那时,我的头顶是寂寞空旷的蓝天。脸,清瘦而苍白。

    而拯救我的,是音乐,是友情……某天,同桌田羽一直戴着耳机听着磁带哼哼唧唧,我好奇地望向他,他立马就注意到了我,还大方地将一只耳机塞进了我的耳朵。一阵阵奇怪的旋律向我袭来,我听不清歌词唱着什么,也没注意什么歌名什么歌手,一阵阵音乐的律动起伏就精准地捕捉了我的心跳。上课后许久,我还在回想那些节奏和律动。后来,我才知道,这首歌叫《爱在西元前》,这个让人听不清词的歌手叫周杰伦。

    这是我喜欢上的第一首流行音乐,而同桌田羽也是我中学时期交的第一个朋友。田羽个头不高,一脸雀斑,和我一样老实沉默,但我们有着大量的共同爱好,我们都喜欢学外语,都喜欢打乒乓球。每个课间、午休,我们都会带着乒乓球拍在操场上厮杀,而旁边磁带机外放着的就是周杰伦的音乐。我们经常一起吃饭、学习、散步、打球,我羡慕他的外语水平和乒乓球水平都很高,羡慕他有个高大的哥哥,更羡慕他的磁带机。而这一切,我马上也就有了。人生中第一台磁带机就是我好不容易从老姐那里继承过来的步步高复读机。我记得那是银色长方形的机身,复古头戴式耳机,可以随时插线供电的已经老旧得记不起名字的便携式方形锂电池。虽然很普通平凡,我却视若珍宝。无数个夜晚,我丢掉里面的英语Section A磁带,换上喜爱的歌手的新专辑,按下神圣的开始键。于是,整个世界,都是我的……

    有了音乐,有了朋友,青春的B面愈发鲜艳。那时,我们263班的同学总是喜欢课上偷偷把磁带机耳机线藏在校服袖管里,假装托腮思考数学题,实则让周杰伦《暗号》的旋律在耳膜上跳踢踏舞;学校教导主任浩伯伯的皮鞋声总会在陶喆《找自己》中最激越的副歌部分逼近,后排的老刘同学便默契地踢我板凳,仓促间按下停止键的食指至今还残留着金属按键的冰凉触感;午休时的教室永远漂浮着音乐的气味,前排女生总爱用圆珠笔在歌词本上誊写着林俊杰《江南》的歌词,学校教室内录音机播放着SHE的《远方》歌声被头顶老式吊扇搅成黏稠的漩涡;老郑同学总说蔡依林的《说爱你》前奏像极了班主任老彭铿锵有力的高跟鞋声;小姜同学总是会从时尚的风衣里掏出最新的正版磁带,羡煞旁人;下午上课的课前唱歌,F.I.R的《我们的爱》始终唤不醒总是打瞌睡的开瑞哥……

    毕业联欢会上,全同学、维同学、舒同学、仔周同学一起弹唱《海阔天空》,抖动的吉他被斜射进来的阳光照得纤毫毕现,每个人都是那么专注,眼神有光、动作有神。当唱到“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时更是引发全班大合唱,好像世界就是如此一般美好,如此一般汹涌。

    这些场景,就像岁月磁带被反复播放,直到磁粉剥落成时间的碎屑。

    歌词本里的平行宇宙

    有一种很不起眼的东西,叫作青春。青春,需要足够的迷茫。

    2006年的夏天,我们已经坐在高258班的教室。整个夏天,都在下雨。我坐在靠窗的位置,望着窗外没有麻雀斗嘴的电线杆出神,当雨丝混着粉笔灰飘进教室时,我总要把桌面上的歌词本往外边挪三寸。那是一本很普通的黑色仿牛皮笔记本,是我在初中参加“讲故事大赛”中获得的第一名奖品。我很珍视它,因为那是曾经荣誉的象征。可是,再多的荣誉,都已只是曾经……

    告别青涩嬉闹的初中,高中生活直接给了我一个下马威!玩玩闹闹的三年初中,没能打下预想的学业基础。在高一的周考月考、试卷讲评中,我败得一塌糊涂。一道道触目惊心的分数挑战着父母与老师的底线,我甚至陷入了自我怀疑。在一阵又一阵的狂轰滥炸中,我加入了抄作业大军。我和蛙少、炎少天天等待“神仙姐姐”赏赐的作业。对于未来,我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和迷茫,一夜夜的失眠。复读机早已损坏,为学外语购买的文曲星电子词典早就成为玩《魔塔》《伏魔记》的游戏机抑或上课看小说的电子书。

    能够安慰我的,就是文字。那段时间,我疯狂迷恋歌词。经常借各个同学的歌词本,遇见喜欢的就誊写在那本黑色笔记本里。

    由于学业上的失意,我对文字的美感越来越敏感。我开始迷恋方文山的韵脚诗,沉迷于朴树的青春意境,徜徉着高晓松青春民谣的复古,喜欢五月天率性洒脱的摇滚诗。

    慢慢地,我会用这些歌词激励自己。当因为成绩被看扁时,我会唱五月天的《咸鱼》“我如果有梦,有没有错,错过才会更加明白,明白坚持是什么”;当考试考砸了,我会用《隐形的翅膀》的歌词来安慰自己“每一次都在孤单徘徊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当我想要放弃时,就会用《最初的梦想》来鼓励自己“把眼泪种在心上,会开出勇敢的花,可以在疲惫的时候,闭上眼睛闻到一种芬芳”。

    我们几个喜欢文学的潜能生还成立了失败者文学联盟,我们喜欢共用一副耳机听歌,讨论着音乐、文学、歌词。老张的笔名是石伞,她除了语文,其他所有科目一塌糊涂;珊姐喜欢穿越,总会用雍正式的话语安慰人;老汪喜欢哲学的睿智和古代典故,总会用文绉绉的故事开导人……

    那些被荧光笔划满重点的歌词,那些被圆珠笔反复抄写的语句,字字是情愫,句句是人生,是青春的迷茫,也是青春的注脚。

    MP3外的毕业休止符

    有一种很不起眼的东西,叫作青春。青春,需要足够的勇气。

    时间一直向前,音乐一直旋转,人生一直成长。2009年,我们已经来到了257班的教室。在一个诡异的清晨,我们全年级集体换教室,据说是用《易经》算出来的良辰吉日。

    坐在最古老的教学楼,我们也有放肆的青春叛逆。顶着运动会必下雨的诅咒,我们看见天稍放晴硬是集体出动,去操场扫水,让学校没了因积水运动会暂停的借口;几个文学青年的理想主义梦,创办了属于学生自己的原创报纸《F-风坠》,联系商店赞助,联系印刷厂制作,终于出了传说中的第一期;还组织过学生集体罢课,抗议元旦只放一天假;组建年级学生会对学生活动进行自主管理;在繁忙的学业中高效组织了高三元旦晚会……

    而音乐,依旧是治愈我们身心的良药。现在,已经少见音质平平的磁带机,也没有体型庞大的CD机,取而代之的是各类小巧精致的MP3\MP4\MP5。每个课间,大家都戴上耳机,打开音乐,趴着补觉。

    午餐、晚餐,我们都带着MP3,里面有一些歌曲,但更多的播放的是英语听力;晚自习,不用任何人提醒,教室里安安静静的,有时,我也会戴着耳机听歌,但马上就会被浓厚的羞耻心打败,拔掉耳机去啃题。一次次摸爬滚打中,我充满了勇气,去改变,去亡羊补牢,去稳步提升,去挑战自己。

    最后一个月,老师一定要我们先唱歌打起精神。各类励志歌曲都成为了我们的提神剂和MP3里的常驻曲目。五月天的《倔强》“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每次音调都会越唱越高;每次出成绩后,我们总是会大声歌唱GALA的《追梦赤子心》“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当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时,我们高唱汪峰的《飞得更高》“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狂风一样舞蹈,挣脱怀抱”;高考结束后,我们饱含热泪,抱成一团,吟唱着《同桌的你》“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

    高考后回来填报志愿,不知谁提议回到老教室看看。我们一窝蜂地闯了过去。空荡荡的教室,我们的青春故事已经蒸发,正等待着下一段青春来填补。来都来了,总得留下点什么吧。一声令下,大家拿起粉笔,在前面黑板留下对下届的祝福,在后面黑板上写满了在我们生命中留下痕迹的歌词。

    满满一黑板的歌词,像极了我们短暂易逝的青春,也像极了喜怒哀乐的人生,那是我们留下的最后一个音符……

    说来也奇怪,中国流行音乐史在我们这里仿佛随着高中毕业就戛然而止。而后往复的音乐世界,再无偶像,也再无“天王”,只有那些中学时期循环播放的旧日音乐依旧在循环播放。只是再没有人会在老师来了的时候踢我椅背,再也没有纯真的歌词填补书页的空白,再也没有一人一个耳机分享音乐的快乐,再也没有集体大合唱的那种感动……

    如今,某个红灯间隙,当车上电台突然传来“冷门歌手”孙燕姿《遇见》的前奏,后排座上的七岁女儿觉得好听询问起歌名时,后视镜里的两排樟树影突然幻化成那年教室后面抄满歌词的黑板。我摇下车窗,让这2003年的风穿越二十多年时光隧道,轻轻地、浅浅地、悄无声息地击中我……

    (作者/张波男 长郡麓谷中学)


    作者简介:

    张波男,笔名乔书亚,湖南省作协教师作家分会理事、毛泽东文学院教师作家班学员、溪州论坛核心成员,曾在多家杂志开设专栏,现任长郡麓谷中学副校长。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印奕帆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