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4月25日讯(通讯员 肖媛)挽起裤腿下田插秧,齐声诵读“雷锋七问”……4月24日下午,长沙市周南望城学校七年级部分师生、家长志愿者走进望城区乌山镇团山湖劳动研学基地,开展了以“劳动铸魂·拼出新时代雷锋”为主题的第三届校园劳动周活动。通过红色研学、农耕实践、志愿服务等多元形式,学校将雷锋德育与劳动教育深度结合,构建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生动课堂。
在雷锋足迹中感悟精神力量
“如果你是一滴水,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在奋斗广场,学生们齐诵“雷锋七问”,激昂的誓言在雷锋曾经奋斗过的土地上久久回荡。移步正兴文苑,师生们观看了《听嗲嗲娭毑讲雷锋故事》,聆听李湘梅老人讲述雷锋在团山湖的点滴往事,了解雷锋坚持文学创作的感人事迹。治沩展馆内,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生动再现了雷锋带领群众开垦团山湖、围湖造田的奋斗历程。
“原来雷锋叔叔和我们差不多大时,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了。”一位学生感慨道,“‘雷锋日记’中‘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句话,让我深刻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精神。”
在泥土课堂中培育劳动品格
四月的团山湖水田泛着粼粼波光,学生们挽起裤腿,踏入冰凉的泥浆。“手指要夹紧秧苗根部,竖直插入泥里”“要注意秧苗之间的间距”……在老师和村民的指导下,孩子们弯着腰,小心翼翼地挪动着,留下来一排排嫩绿的“诗行”。
“原来插秧这么累,这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一位女生望着自己插完的秧苗感叹道。她的脸颊沾着泥点,眼睛却亮晶晶的。不远处,最后几个男生正在比赛谁插得最直,久久不肯上来。
那些歪歪扭扭的秧苗行列,记录着孩子们与土地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珍贵记忆。老师们望着田里的成果,笑着说:“这些孩子,今天可算尝到‘汗滴禾下土’的滋味了。”
在敬老行动中传递雷锋温度
活动中,师生们还走访了团山湖村两户五保户家庭,为老人们送去慰问品,并主动帮助打扫院落、整理房间。该校学生文茜瑶家长表示:“看到孩子们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后来能够有条不紊地分工合作,我们感到非常欣慰。这种实践教育让孩子们走出校园,在服务中真正理解和践行雷锋精神。”
学校党总支书记高跃辉表示,此次活动将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们在躬身插秧中感悟农耕文明的厚重,在实地研学中领会雷锋精神的真谛,这正是学校践行“五育并举”“家校共育”的鲜活案例。未来,学校将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多学科融合教育,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据悉,返校后,各班将举办主题班会,通过“雷锋精神拼图卡”、研学手账展示、三维评价表等形式深化活动成果。周南望城学校将持续探索劳动教育与红色文化的创新融合,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的新时代“雷小锋”注入持久动力。
责编:黄爱民
一审:黄爱民
二审:印奕帆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