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4月25日讯(通讯员 李佑生 胡玲芝 王格翠)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之际,宁远县“书香墨香校园”建设推进会暨现场观摩活动在莲花小学举行。全县200余位教育工作者相聚于此,在墨韵与书香中探寻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这场由县教育局主办的春日雅集,以“双香”为笔,在教育沃土上勾勒出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动画卷。
活动在古筝曲《渔舟唱晚》中开篇,莲花小学30名学生身着汉服,齐诵《爱莲说》。平仄韵律间,两名学生现场泼墨,书写“出淤泥而不染”等名句和以水墨勾勒莲花图。书法桌案与朗诵方阵相映成趣,墨香随童声流转,千年文脉在稚嫩的笔触中悄然延续。
“当孩子们用毛笔写下‘莲’字时,横折弯钩间承载的不仅是笔画,更是对君子品格的认知。”校长李国斌在致辞中表示,学校通过“每日晨诵+每周书法课+每月主题创作”模式,让4000余名学生实现“诵经典、写好字、塑品格”全覆盖。
莲花小学骨干教师郑昕从建设目标、实施举措、双香特色、建设成果四方面对莲花小学书香墨香建设工作进行典型经验汇报。学校围绕书香墨香开展的丰富实践活动引发与会者共鸣。
德源小学教师潘志鹏的硬笔书法课《“木”字旁的书写密码》成为观摩焦点。他以“木”字演变导入,通过“观察-拆解-比对-创作”四步法,引导学生发现“木”字旁在“查”“集”“森”中的形态变化。“横画右仰、撇捺舒展”的书写要领,在趣味口诀中化作学生笔下的规范字形。课堂最后,学生们集字创作将技法练习升华为春日意象的文化表达。
“书法教学不能停留在‘写对字’,更要让学生感知汉字的生命张力。”县教研室副主任、县书协主席李佑生在《聚焦“三会”,优化写字教学》讲座中强调。他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需具备“会写、会教、会批阅”能力。他现场演示的“我、坐、难”等字的教学微课,让与会教师直观感受笔法背后的传统文化逻辑。
“在《花钟》这一课,如何找准关键句,并以此为例,落实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县进修学校师训处副主任吴琦在阅读教学讲座《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增值策略》中,结合具体课例解析如何通过情境创设、思维进阶等策略提升阅读教学实效性,为语文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范式。她强调阅读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引导教师们如何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12位书法家现场点评教师作品,针对“章法松散”“笔力疲软”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现场创作的近100幅书法作品中,有的赠送给学校珍藏,有的赠送给现场的学生,或是被与会者留存。“这些作品不是装饰品,而是激发学生习字兴趣的火种。”县教育局正科级干部黄新胜肯定说。
据了解,宁远县自2025年3月启动“双香校园”建设以来,已确立10所“样板校”,这些学校将在校园图书角、班级图书柜和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率先发力。此前发布的《宁远县书香墨香校园建设方案》提出,到2026年实现“校校有书法特色课程、生生有阅读成长档案”的目标,并将“双香”建设纳入学校年度考核重要指标。
“当孩子们在墨香中学会书写严谨,在书香中感受一字一句的力量,教育就真正实现了文化的浸润与人格的塑造。”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凌峰表示,这场春日雅集不仅是成果展示,更是全县教育系统向传统文化汲取育人智慧的新起点。随着“双香”工程的持续推进,宁远校园正成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生动实践场,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教育土壤中焕发新的生机。
责编:黄爱民
一审:黄爱民
二审:印奕帆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