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4月21日讯(通讯员 朱昂 余醴)4 月 18 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党委委员、株洲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市职工大学)党委书记谭志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谭慧一行20余人,走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 荷塘区仙庾镇樟霞村,举行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挂牌仪式。此次校地合作以 “双向奔赴、协同育人” 为核心,为思政教育融入乡村振兴实践搭建了创新平台。
活动伊始,一段《大美仙庾》纪录片率先掀开樟霞村的魅力画卷。仙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婷从区位优势、产业分布、文旅融合、未来发展等方面,对仙庾镇作了详细具体的介绍。仙庾镇樟霞村党总支书记凌志刚则重点介绍了樟霞村的竹编文化传承、油茶产业、民生发展等内容。两位基层干部的生动讲述,让在场教师深切感受到 “乡村振兴” 战略在基层落地的生动实践。
交流会上,谭志红以三个 “非常” 深情寄语校地合作:一是用“非常感谢”来表达双向奔赴的真诚共鸣,更以“四力” 点赞樟霞村,内容涵盖宜居乡村的生态魅力、多元产业的发展活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伟力和非遗传承的文化魅力。二是用“非常需要”来强调实践育人的使命担当。 谭志红指出,培养 “向上能顶天、向下能立地、向外扩视野、向内寻自觉” 的 “四有” 技术技能人才,必须打破课堂壁垒。“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就是要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非遗工坊,在基层一线触摸时代脉搏,从乡村变迁中感悟理论力量,让思政教育真正‘活’起来、‘实’起来。”三是用“非常期待”来表达协同创新的未来愿景。 她倡议校地以基地为纽带,将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的号召转化为实际行动:“让教师带着课题走进乡村,让学生带着思考参与实践,在非遗创新、农产品品牌设计、乡村文旅规划等领域深化合作,实现‘理论反哺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双向赋能。”
在余氏活节竹雕传承人黄立雄的工作坊,在场教师与黄立雄进行了热烈交流,希望以后带领学生,在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方面与黄老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挂牌仪式上,谭志红、谭慧、赵婷与黄立雄老人共同为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揭牌。这不仅是校地合作的里程碑,更标志着思政教育从 “书本课堂” 向 “田间课堂”“实践课堂” 的深度延伸。
此次校地合作是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作为。当高校的理论资源与乡村的实践沃土深度融合,一幅 “理论滋养初心、实践淬炼匠心” 的育人新画卷正在株洲大地徐徐展开。
责编:黄爱民
一审:罗江龙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