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4月10日讯(通讯员 陈立辉)在乡村教育一线,有这样一位如微光般默默耕耘的女教师—郑意灵。34岁的她,是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已将十余载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在农村,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英语学习难度大,她用坚守和付出为乡村孩子们点亮知识的灯塔,托举着他们的成长与梦想。
郑意灵老师深知,乡村留守儿童不仅在知识上嗷嗷待哺,更在心灵上亟需关怀。课堂上,她用生动有趣的英语教学,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她自制教具、编写英文儿歌,让枯燥的单词和语法变得鲜活,那些原本羞涩不敢开口的留守儿童,在她的鼓励下,也能自信说出流利的英语,英语成绩也日益提高。
课后,郑老师的关怀也从未缺席。留守儿童缺乏父母陪伴,生活琐碎无人照料,她就成了孩子们的“临时妈妈”。冬天,她看到孩子小手冻得通红,便自掏腰包买手套;得知孩子生日父母不能回来,她悄悄准备蛋糕,组织全班同学庆祝。她还不定期家访,崎岖山路留下她无数足迹,她经常为孩子义务辅导学习(包括线上线下),给他们最精准的帮扶。
十几年的寒来暑往,郑意灵老师用师者的担当与大爱,为留守儿童驱散孤独、填补缺失的爱,在这片乡土之上,为他们撑起一片温暖的守护晴空,让希望在每个孩子心间生根发芽,静静绽放。
责编:黄爱民
一审:谢振华
二审:卢小伟
三审:刘乐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