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1月27日讯(通讯员 李淑芸) 何小兰,女,1995年毕业于武冈师范,已在教育这片净土上默默耕耘了近30年。几十年如一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爱的阳光洒向教育事业,洒给她的学生。她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教育事业奉献毕生的才智与精力。
一、以德为范
她一贯注重师德修养,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信念,认真学习和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教育法规,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工作中,坚守岗位,以身作则,把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做实做好。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文明执教,做文明教师"的活动。在仪表、语言、行为各方面从严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在学生中提倡文明新风,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她始终认为"德为师之本",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
二、以能为本
为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她时刻提醒自己:"教到老,学到老"。近三十年来,她努力学习业务知识,钻研教材、探讨教法,提高业务能力。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九年级,语文、数学、思品、科学,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特别是进入焦家垅小学十七年来,一直担任五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她敬业意识强,有奉献精神,积极参加课研课改,潜心探讨作文教学的途径、方法。在教中研,研中改,教研相长。主动参与各种教研活动,多次给年轻教师上示范课。并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撰写教学论文,并多次获奖。2020年所写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培养》在《学生.家长.社会》杂志发表,并荣获一等奖,《突破语文教学习重"迷雾"提升学生思想品德》在2020年度论文评审中,荣获省二等奖。在教学中,力争上游,她所教的科目成绩显著。特别在学生写作上独具特色,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学生选送的作品多次在省、市、县获奖。2008年,她所带的六年级,在县质量检测中,3名学生荣获“蒋周淑琴”奖。2020年所带的毕业班,在县质量检测中,荣获优秀班级,本人多次被评为县、镇级"优秀教师”。
三、以爱铸魂
爱是照亮孩子成长之路的光。何老师自始至终用爱子之心教育每一位孩子。她在班主任工作中始终遵循严慈相济的原则。班内无小事,到处是教育,她总是留意去发觉和利用一些小的契机去开导学生,用殷切的话语给其激励和警醒,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与疼爱。主动靠近学生,与学生交流。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给他们听,做他们的知心姐姐,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民主和谐、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学习。2020年,班上的学习委员戴某同学突然厌学,连续三天不愿来上学,任凭家长怎么劝说都无效。她焦急不安,担忧学生心理出现了问题。于是不辞劳苦,大老远赶往学生家中,看着平日里透泼可爱的孩子卧床不起,两眼失神的样子,心疼极了。孩子一见老师,眼中放光。经过促膝长谈,才知道孩子无意中知晓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竟然对生活丧失信心。在她耐心地安慰、鼓励,孩子终于返回校园,毕业时还顺利地升入重点中学,父母都感动得哭了。
但在她心里,始终认为“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她仍然在不断努力,以名师为榜样,默默耕耘,继续用她的爱感染、教育每一个孩子。用园丁的品质、春蚕的志向、蜡烛的风格,为教育事业奉献毕生。
责编:李慧
一审:龙晓龙
二审:邓望军
三审:鲁红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