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高中校园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还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阵地。但现阶段,部分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忽略了学生传统美德的养成,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此,需要高中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理解传统美德的内涵。
关键词:传统美德;高中;校园文化;学生
引言:
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历史进程中积累了诸多精神财富,其中包括传统美德。对于青少年来说,继承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能够提升其道德素养,帮助其塑造健全人格。而高中校园作为培养青少年的主要阵地,必须肩负起渗透传统美德的重任,并将传统美德的养成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从教师示范引导、校园环境优化及校园活动开展等层面入手,使学生深刻感受传统美德的力量,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尚。
一、基于传统美德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德
传统美德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谐发展的精神支柱,又是社会成员判断是非善恶的重要标准。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美德只有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才能够真正体现在实际行动上,进而达到有效继承的目的。高中生作为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德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此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国民精神面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和内容
当前,高中校园文化建设面临内外环境变化的双重压力,其中外部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新媒体文化的深入渗透等方面;内部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建设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方面[1]。而基于传统美德的养成建设校园文化,可以将传统美德深入渗透到日常教学、实践活动、环境营造等方方面面,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容,不仅能够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感受校园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切实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三)促进高中生健康成长
高中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能够对是非善恶有基本判断,但整体价值观和道德观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而传统美德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深刻的内涵与价值,主要体现在勤奋好学、尊师重道、孝亲敬老等方面[2]。学生长期接触和学习传统美德,对于塑造人格、树立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来说有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健康长远发展。
二、基于传统美德建设高中校园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要注重引导
首先,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人格魅力。众所周知,教师是学生在校期间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其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所以作为教师,无论在教学活动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塑造人格魅力,充分发挥自身示范和引导作用,真正做到严谨治学、诚实守信,如此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灯塔,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道德素养。另外,教师还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尤其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普遍存在叛逆心理,在传统美德教育中,如果一味沿用传统重复说教模式,强制要求学生达到理想教学效果,不仅会打击学生积极性,还会适得其反,激发学生逆反心理。而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关系,可以在获取学生信任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并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体现传统美德,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优化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硬件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首先,从硬件环境优化层面分析,其建设情况与学生的道德素养、价值观念、学习态度密切相关。围绕传统美德的养成建设高中校园硬件环境,需要在硬件设施中适当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在建筑设计、景观布局等方面融入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3];或将爱国主义诗词、文章等张贴在学生学习和休息的场所,以此来营造传统美德教育的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其次,从精神环境优化层面分析,实际上就是营造良好的校园风貌。在具体实施中,学校可以将道德素养的养成融入办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的关系,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关爱中成长,在尊重中自信。
(三)开展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传统美德教育的关键途径。高等院校可以基于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开展文化活动。首先,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文化活动,让美德以视频、直播、互动问答等形式,悄然走进了每一位学生的心田。如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教育中,将古代名人的孝行故事制作成短视频,并通过线上平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得以窥见传统美德的力量,感受这八字箴言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物身上的共鸣和传承,进而引发学生深思。其次,开展线下文化活动建设工作,应注意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这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所在[4]。如以“孝亲敬老”为主题,组织学生前往社区为老人送温暖,并将亲手制作的手工礼物送给老人,礼物虽不昂贵,却满载着对长辈的敬爱与关怀;或以“诚信为本”为主题开展辩论赛,使学生在切身实践中领悟和感受传统文化的力量,并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传统美德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其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高中校园,作为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阶段,不仅是知识传授的殿堂,更是品德塑造的摇篮。所以,高中校园在文化建设中,应注重渗透和传承传统美德,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打造具有传统美德特色的校园环境等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和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未来,期待在高中学校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青年。
参考文献:
[1]陈小丽.基于传统美德养成的高中校园文化建设[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9):1207.
[2]贺伯军.基于传统美德养成的高中校园文化建设[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2(6):180-182.
[3]沈鹤."新常态下小学传统美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语文课内外,2019(11):336-337.
[4]任缘娟,万霞.新疆地区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培养正确国家观认同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0,33(5):623-627.
(作者/屈娟 长沙市周南中学 )
责编:伍依
一审:杨露
二审:余画
三审:鲁红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