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4月17日讯(通讯员 钟毓珍 单斌)为落实“双减”政策,着力深化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近段时间以来,长沙市芙蓉区育英西垅小学积极构建儿童友好型场景建设课程并启动该课程的项目化学习。
学校教导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课程旨在帮助同学们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习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涵养自主探索知识的意识,实现知识观和学习观的全新建构。
如何真正为书包“瘦身”,实现最美课桌新面貌,老师们运用智慧,引导同学们探索实践,努力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一个个的项目,从而真正提升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劳动课上,老师们选择以书包及课桌抽屉为项目载体,引导同学们从空间占用率维度考量,按需拿取及放置书本,开展校内清洗课桌比赛,亲子共同洗刷书包,强化每个人的整理意识,孩子们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到劳动的意义,认可劳动的价值。
美术课上,老师们注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以“美育浸润行动”为框架,以美学为依托,丰富和创新师生呈现,以创意装点打造教室内的交互场景,这样,与龙娃们每日相伴的书本与课桌无限灵动起来,教室美学再一次充实育英西垅小学美学系统。
班主任们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利用班会课引导同学们提出倡议,组织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巧用班级角、置物柜等提高利用率,在为书包减负的同时,更丰富了班级文化。
学校在课程开启后的两周,分年级进行检查,各年级评选出“最美课桌”班级,对表现优异的班级进行了及时且正向的激励,巩固了教育成果,并对课程的持续实施提供了强大支撑。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化学习极大地提升了同学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撬动了“双减”背景下老师幸福教育新范式,尽显校园新风貌。
据介绍,育英西垅小学一直以学生为本,以创+课程为支架,用心成就每一个梦想,积极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开发,开展现行课程跨界整合与重构试点,逐步打破学科间壁垒,实现跨学科融合。学校校长钟雅莉表示,育英西垅小学将持续开展层次多样的项目化学习,认真做好“双减”后半篇文章,抓好校内提质增效“主阵地”,应对学校建设发展的新挑战。
责编:曾晓蓉
一审:田镇圆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