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6月21日讯(通讯员 李敏 胡海平)自“清廉学校”创建以来,怀化市铁路第一小学党委积极采取“四项”举措,将“清廉学校”建设融入办学育人全过程,打造“礼廉”文化品牌,树立良好社会教育形象,全力推进“清廉学校”建设走深走实。
强化组织保障,保持创建力度
压实主体责任。学校党委把“清廉学校”建设作为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通过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班,由“一把手”统筹指挥,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制定实施方案,清单式推进,销号式管理。
突出党建引领。坚持党建工作与“清廉学校”建设同频共振。创新“党建+清廉课堂”模式,邀请上级纪检监察干部上党课4节;组织党员教师开展“光影铸魂”活动,观看党史廉政电影6部。
强化执纪问责。健全明责、履责、评责、监责、追责“五位一体”闭合责任体系,把清廉建设情况纳入班子成员绩效考核和述职述廉,纳入中层干部提拔晋升,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对履职不到位的干部、教师做到随时批评教育,及时提醒。
建好工作机制,拓展创建深度
筑牢“防火墙”。以问题为导向,梳理岗位职权,制定“小微权力清单”36项,“办学行为负面清单”18项,并绘制公示“权力运行流程图”,修订《学校管理制度汇编》,为“微权力”戴上“紧箍咒”。
织密“监督网”。以“四清食堂”“五清办公”建设为抓手,盯紧食堂、工程、采购、职评、收费等重点事项开展专项督查,推行党务校务公开。聚焦领导班子,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持常态化约谈提醒14人次,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搭好“廉心桥”。开展“大家访活动”,覆盖全体教师家庭。定制“四个必访”,校领导班子对新进、新提拔、关键岗位人员和特殊群体开展廉政家访21人次,赠送清廉书籍。
创新平台载体,突出创建特色
廉文化润心。学校将“廉”文化与“礼”文化融会贯通,把校园“礼文化带”“廉文化广场”的一石一柱、一墙一廊打造成别具匠心的清廉话语系统,让“会说话”的“礼廉文化”走心、润心。
廉阵地入心。创设“养廉书吧”,班子成员带头读廉书,修廉身。设置“清廉桌面”,办公电脑和教学一体机的桌面均为“廉洁”意蕴的名言警句。同时,通过橱窗、广播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扬先进典型,弘扬清廉文化。先后在省、市级媒体发表创建新闻60余篇,今年1月,《湖南教育新闻》对学校“清廉学校”建设予以专题报道,5月,学校原创诵读节目《爱莲说》登上全省教育系统清廉建设《守心》专栏。
廉课堂入脑。教师自觉把清廉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开发《知学行传》礼廉校本教材,创编融健身、礼仪、清廉元素为一体的课间操,让课堂成为生长清廉文化的乐土。
廉活动入行。组织师生参加全市教育系统清廉主题书画楹联比赛,征集作品780份,获奖11人。每年举行“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引导学生明礼尚廉。每月评选“清廉办公室”“文明教室”“光盘达人”“清廉之星”,传播“清廉正能量”。
聚焦教师主体,确保创建实效
学习育廉。将师德修养纳入党组织集中学习、校本研修、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内容。采取“学、看、谈”三种方式深入开展“以案促改”工作,撰写心得体会242份。
“四评”促廉。定期开展自评、学生评、教师互评、家长与社会评,锻造廉洁教师队伍。近两年,涌现出省级“特级教师”1名、市级“师德师风先进个人”1名、“骨干教师”8名。
互联网助廉。学校通过“问卷星”收集家长对学校师德师风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智慧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学生平安保险由家长在平台自主投保,防范转移收费风险。
明礼于心,尚廉在行。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一系列举措,学校呈现出了班子清正、教师清廉、校风清朗的良好局面。未来,学校将保持“赶考”的清醒与坚定,抓特色、提质效、创品牌,让廉洁之花在校园灼灼绽放。
责编:彭伍妹
一审:熊泊宇
二审:蒋俊
三审:王亚奇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