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月11日讯(通讯员 李安彬 谢俊湘 朱艳凤)“诗词,乃借文字之能,演游戏之法尔,虽长短有别,内容有差,但恒能通情达意,表人心声,且不显生硬,张弛有度,给人以娓娓道来之感,巧用此法,万事皆可成矣。若能借诗词之能,涨学子之才,展班级之风,扬中华之魂,不可不谓之绝妙也。”X1602班主任李安彬说道。
诗仙李太白在他的千古名篇中有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罗曼·罗兰也曾给后人留下了点世金句:“每个人都有他的隐藏的精华”。古今中外,任何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个性。
众所周知,众生相聚,则班可成,所以一个班级也势必需要烙上他们自己独特的符号。而长沙市望城区思源学校的X1602班,仅在刚组建完成的半学期内,就已然找到了属于他们的班级诗词文化,一起走近X1602班,感受他们的班级诗词文化吧!
校运舞台,初露锋芒
在长沙市望城区思源学校秋季运动会上,X1602班迎来了班级文化的第一个展示平台,他们借着运动会开幕式的盛大场合,大作“文章”,一举成为了全校最富才气的那只队伍。
“思源绿茵,谁执牛耳?吾辈六二,敬请赐教!”是X1602班的口号;“马蹄蹬地尘飞扬,着甲弯弓射雄苍。不畏荆棘遮前路,定擒穷寇献君王!”是X1602班的串场词,赋一首七绝,赠予X1602班的铮铮健儿们,为其壮行!
诗词,浸透着国家之魂,亦为民族文化之发端。泱泱华夏,历经千年沉淀,涌现出无数文人骚客,方有今日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
先辈们磨墨提笔,挥毫间,便让心中所想,跃然于纸上,这等潇洒豪迈,实乃千金难换。这些历史长河中跳动的灵魂,不应随着时代的车辙而销声匿迹,先贤的智慧,需要传承。
思源秋·崭露头角时
(作者/X1602班全体师生)
秋风瑟瑟抚九州,湘水涛涛育楚子。
学海抽身磨筋骨,众生一展身怀技。
卧虎藏龙谁知晓,莫使光阴鸣空笛,
文治武功皆揽入,六载功名载于思!
网球比赛,文武兼修
在思源学校第一届网球操比赛中,X1602班再一次进行了文化头脑风暴,在班级比赛结束时,展示出一副自创对联,上联是:学球,学操,学精神,学无止境;下联是:为班,为校,为国家,未来可期;横批:大有可为。
经过了以上活动的历练,班级里也逐渐涌现出了一批乐于写诗、善于原创的学子,并且他们的才华在后续的校级研学、迎新年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弟子出师,诗遇研学
在本学期研学结束后,一首名为《研学·上午》的原创七律就在班级里孕育而生。诗歌的作者,也正是号称“六二才子”的李凡顺同学,他平日里酷爱与文字为友,乐于文字创作。恰逢此次研学活动,给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思路,助他完成了此诗。
研学·上午
冷若冰霜临小寒,乐园寻觅去研究。
高台耸立雷锋像,剩宴为耻全九州。
纵观农植千演变,不辞辛苦解粮愁。
亲自下地斜阳下,胜似三黑乐悠悠。
李凡顺同学。
众人之智,共贺元旦
踩着新年的尾巴,借着佳节的气象,X1602班的孩子们在装扮教室的同时,又挥毫墨墨,进行了一番门联创作。经过大家的斟酌与讨论后,最终选出了最为优秀的两幅,分别张贴在教室的前后门,既为鼓励自己与班级,也为明年的升学冲刺做好了氛围上的铺垫。
上联:韶华奋战小升初;下联:一秒不懈虎年中;横批:只争朝夕。
上联:虎年中国视群雄;下联:思源六二上层楼;横批:奋发有为。
学期将尽,眺望未来。思源学校的孩子们将在这会说诗词的教室里,在才华满腹的老师教育下,创作出更多耐人寻味的诗词佳作,掀起学习诗词、创作诗词的热浪,更会不断成长,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责编:彭伍妹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