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招考资讯>正文

    考研热下的冷思考:研究生,在于“研究”!

    2021-12-24 14:1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爱民] [责编:彭伍妹]

    考研热下的冷思考:研究生,在于“研究”!

    (作者/陈慧 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1902班)

      据教育部网站12月22日消息,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5日至27日举行,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较2021年人数增长超80万。

      “考研热”连年升温,顺应了我国自主创新发展和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的需求。众多学子向往高等教育的意识愈发强烈之下,诸多不理性因素的叠加,也促使考研这条道路越来越“拥挤”。

      据今年“国考”公布的岗位要求表明,大约70%的职位需要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而今年“双非”高校的“报考热”,说明考研人的选择越来越出于现实。

      考研去名校,从而实现学历的跃升,可能是大部分学生的初衷。出于“好就业、就好业”的考虑,不少学生期望谋得更多的市场就业竞争筹码。其次,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学识能力缺乏清醒的认知,于是想“随大流”试一试。

      概而言之,这是大学生对未来就业迷茫、“学历社会”唯学历论人才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利于社会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值得冷静思考。

      我认为,研究生在于“研究”。科研水平、学术态度以及学术积淀才是根本。致力于成为更高教育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或创新型学术人才,才是科学而理性的考研观。

      随着政策收紧,教育部为部分主观上认为学术仅是走个过场,并未用心钻研的研究生,加上了一道“紧箍咒”,让一些试图混水摸鱼的研究生不再有机会成为“漏网之鱼”。想指望通过考研镀金,舒舒服服拿文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考研虽热,但我们更需理性思考。高校学生不妨先打好本科阶段的知识基础,挖掘自己的职业兴趣,明确学术研究方向,再做出理性选择。

    责编:彭伍妹

    来源:华声在线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