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辅导员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
(作者/任静 湖南工学院学生工作部)
正值学生返校、开学迎新季,每一位辅导员都在马不停蹄地开着班会、交着表格、批着假条、联系着家长……工作中的每一个“常数”“基数”“少数”“参数”“礼数”,都记载着辅导员的立场、责任、素养、温度与初心。
口中有“常数”,于“内化”处见立场
召开主题班会是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途径,例如“防校园贷、培训贷”“消防安全教育”“疫情科学防护”等。辅导员通过故事启发、图片展示、数据分析等方式讲清利害关系,以主题班会为阵地,旗帜鲜明讲立场,不断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诚信意识、健康意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手中有“基数”,于“动态”处见责任
做好学生各项信息的汇总工作,例如统计有多少老生因疫情要暂缓返校、统计有多少新生因疫情暂缓报到等。这些数据就像一次次的“问诊把脉”,在统计排查中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时缓解学生及家长的焦虑情绪,为学生返校学习和新生报到就读提供服务。虽然信息化使得数据统计便捷、迅速,但数据是动态的,过程仍然需要辅导员及时维护、更新学生信息,做到心中有“基数”,确保一个也不落下。
眼中有“少数”,于“来访”处见素养
学生找辅导员请假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学生请假的原因也五花八门。在批假的过程中,辅导员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情绪状态,了解学生的身体、心理状况,掌握重点“少数”学生的问题所在,及时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心理帮助、政策资助,做到心里有“账”。这是辅导员对重点学生的管理过程,是需要辅导员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智慧的过程,也是辅导员职业素养、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
耳中有“参数”,于“潜伏”处见温度
学生信息员是辅导员安排在学生中的“卧底”,他们密切关注周围同学,及时发现、报告问题苗头。辅导员以此为“参数”,及时掌握学生信息,及早与学生交流,给予学生必要的价值观引导、心理安抚、人际关系处理建议等,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
心中有“礼数”,于“联动”处见初心
辅导员与学生家长联系,主要是将学生的在校表现传递给家长,同时更要注重与家长的双向沟通。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初心,通过沟通拿出解决方案,有效处理学生的问题。在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业、心理、身体状况时,需要辅导员做到心中有“礼数”,心平气和、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爱心感化家长,争取他们最大的理解与支持。
每一个学生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家庭,更是社会的一个缩影。“辅导员”被赋予的职业要求,指引其不断追求口、手、眼、耳、心的“聪”之道,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的“明”之路,做个“聪”“明”的辅导员。
责编:彭伍妹
一审:熊泊宇
二审:蒋俊
三审:谢峰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