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校园动态>正文

    湖南信息学院“三下乡”:“寻湘踏壤”传承敬老爱老精神

    2022-08-15 12:0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爱民] [责编:彭伍妹]

      华声在线8月15日讯(通讯员 娄梦瑶 丁雪)包饺子、送物资、听故事……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营造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近日,湖南信息学院“寻湘踏壤”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湘西州泸溪县洗溪镇开展了尊老敬老走访慰问活动。

      “寻湘踏壤”暑期社会实践团负责人华笃嵘这样描述团队走进金花洞三组时看到的景象:村子地处偏僻,都是泥巴小路,崎岖难走;房子也多是木制的老屋,光线比较差;村里极少看到年轻人的身影,留在村里的只有几户老人,大都拿一把竹椅静静地坐在堂屋门口,似乎与老屋融为一体,静穆苍老不见生机。

    图片 2.jpg

    志愿者提着爱心物资行在乡路上攀爬。

      身穿红色志愿者服,拎着沉甸甸的精心为老人们挑选的慰问物资,实践团一行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顶着烈日进村。

      “村里很久没这么热闹了!”村里的老人远远地便带着笑容迎上来,热情邀请志愿者们去家里喝水小坐。实践团一行把带来的食用油、大米、水果、八宝粥等慰问物资挨家挨户地送到空巢老人手中,并亲切地与他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需要社会或政府帮忙解决的问题,也听他们讲年轻时的经历和故事。

    图片 1.jpg

    志愿者围绕在门前聆听老爷爷的红色故事。

      在一群老人中,一位年近八十却坐得笔挺的爷爷引起了志愿者们注意。他叫杨元副,是一名退伍老兵,出生在抗战时期,曾参与过数次战役,年轻时为新中国的建立流过血。在老人的描述中,志愿者们被带入了那段红色历史。这些掩埋在历史中的伤痛,通过爷爷的讲述呈现在面前。

      听完老人的故事,实践团成员久久不能回神,这是他们第一次面对面听“当事人”讲那段艰难的历史。“红色血脉静淌,老兵精神永续,爷爷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仍能从他的神情与言语动作之中看到一名老兵的精神和坚守,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华笃嵘说。

    new-add-image.jpg

    志愿者在敬老院为老人们包饺子。

      离开金花洞,志愿者们又走进洗溪镇敬老院。志愿者与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听老人们讲曾经的故事,一边包着饺子。揉面、擀皮、包馅,经过近2个小时的辛勤劳动,一个个造型各异的饺子便放满了竹盘。当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来,老人们脸上满是笑容,志愿者们表示,那一刻心底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也像沸腾着的泡泡一般令人欣喜。

    图片 3.jpg

    志愿者与老人在敬老院门口合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传统和愿景,但是相对于留守儿童群体来说,我们对留守老人的关心和关注有待加强,对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疏导等问题的解决对策需要进一步探索,我们希望用自己实践去贡献一点力量。”华笃嵘表示,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的结束不代表关爱老人行动的结束,他们将继续为做减“独”路上的行动者,为尊老爱老敬老精神的传承而努力。

    责编:彭伍妹

    来源:华声在线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