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科技文化与STEM教育——青瓷提梁倒灌壶
STEM知识素养
一、人文知识
青瓷提梁倒灌壶是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这件造型独特、构思巧妙的倒灌壶,壶身呈圆形,盖、梁、身连为一体。象征性的壶盖为柿蒂形,并不能打开。壶身一周饰有凸雕的缠枝牡丹花,下饰一周仰莲瓣,纹饰简洁明快。
这个精美的器物,虽然有“盖”,但壶盖与壶身设计制作为一体,根本无法打开。古人总不可能将酒或水从壶嘴注入再倒出来吧。更令人奇怪的是,在壶的底座有一个除壶嘴外唯一能进入壶的内部的通道。
二、科学知识
倒灌壶是根据物理学中连通器液面等高的原理做成的。其基本原理是: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注入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倒灌壶正立时,壶内外液面相平,壶嘴下部的液体与壶内液体在底部相连,内部液体通过漏柱与外界大气相通,利用了连通器内外液面相平的物理原理,即使底部有孔,但壶内漏柱与液体相隔,底部也不会有液体流出。
倒灌壶倒立时,从底部向壶内加入液体,同样利用连通器原理,漏柱内外侧的液面相平,当液面高过壶嘴一侧的隔水管时,水从壶嘴往外流,表明水已灌满。
整个壶的设计构思与众不同,极富创造性。其造型、结构新颖奇特,集实用性和美观性为一身,可谓巧夺天工。
STEM活动实践
一、创意实践
倒灌壶的制作
第一步:注浆。工人把制备好的泥注入模具中,制作出一定的形状、大小、规格,适合加工的陶瓷坯体。
第二步:粘结。将注好浆的模具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坯体,并进行粘结。
第三步:修坯。将粘结好的坯体阴干后放在旋转桩上,一边旋转一边用刀对坯体修整。
第四步:手工刻花。在半干的坯体上刻出纹样的形体结构,使纹样图案微微突出,轮廓清晰、层次分明、体积感强,具有浮雕的效果。
第五步:素烧。雕刻完成的坯体经过自然风干后进入到8000C至9000C的窑中烧制,采用素烧是为了增加坯体的机械强力,不易损坏。
第六步:上釉。用调制好的釉浆涂满坯体,釉浆让坯体在烧制后产生有玻璃光泽的结晶釉和裂纹釉。
第七步:釉烧。经过素烧的坯体施釉后,在进入窑中焙烧,这称为釉烧。
二、创意改良
实验中可能会出现液体无法注入、无法倒出的情况,请尝试分析原因,并给出解决办法。
(作者/覃孔敏 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
(一审:卢小伟 二审:蒋玉青 三审:禹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