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2月7日讯 (记者 戴彪 通讯员 戴昆良 戴秋香) 在浏阳市淳口镇山田村,一对父子的对联佳话跨越三十年时光,为这个千年古村的文化传承写下生动注脚。近日,该村小学教师戴昆良成功续对高难度同音联的消息,让这个深藏于罗霄山脉的“诗词文化之乡”再次引发关注。
薪火相传续写文化传奇
时光倒流至1993年,戴昆良父亲戴腾龙先生以“岳麓山丘林有鹿,凤凰凡鸟几非凰”的拆字联技惊四座。彼时,这位乡村教师巧拆凤的繁体字“鳯”字为“凡鸟”,与上联珠联璧合。
儿子对出“同音联”,惊艳全村
30年后,戴昆良老师继承了父亲的才情,成功对出了一副流传已久的高难度上联:“石柱峰,峰上生枫,风吹枫动峰不动。”他巧妙地对出下联:“捞刀河,河边植荷,禾伴荷青河亦青。”“峰、枫、风”与“荷、禾、河”两组同音字,将家乡的山水风光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拍案叫绝。
诗词之乡的文化传承
浏阳被誉为“诗词文化之乡”,山田村更是文化底蕴深厚。戴家父子的对联传奇,不仅展现了他们的才情,更激发了村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如今,山田村的文化氛围愈发浓厚,村民们纷纷加入对联创作的行列,让乡村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石柱峰,峰上生枫,风吹枫动峰不动;捞刀河,河边植荷,禾伴荷青河亦青。”这副对联,如同山田村的文化名片,向世人展示着这片土地的魅力与智慧。戴家父子的传奇故事,也激励着更多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诗词之乡的美誉更加响亮。
(一审:龙晓龙 二审:卢小伟 三审: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