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与意义
茶陵县云阳小学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文物工作的决策部署,强化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要素保障,优化革命文物陈列展示和研究传播,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将革命文物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资源,深度推进革命文物与思政课的有机结合。这一举措的目标是通过生动直观的教育方式,增强学生的使命感与历史责任感,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呈现方式,认识好革命文物
组织专业团队,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将茶陵革命文物的魅力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学生和老师面前,为思政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短视频的制作过程中,我们注重将文物背后的故事与思政教学的内容相结合。通过讲解员学生生动地叙述,我们让文物“开口说话”,将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使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身感受那份厚重的历史氛围。这些短视频不仅成为学生和老师们学习、研究茶陵革命文化的重要工具,更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革命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二)创新教学模式,强化体验式学习
现场思政教学是一种以现实为课堂,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和感悟的教学方式。在茶陵县革命纪念馆开展现场思政教学,通过模拟历史场景、重现革命历史等方式,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激情与牺牲的年代。例如,可以通过重现革命先烈的战斗场景,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的艰辛与伟大,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三)结合红色资源,开发革命文物课程,丰富思政课内容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人们对历史文化认识的提升,开发革命文物思政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开发此类课程需结合红色资源,挖掘教学素材,而茶陵县革命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这些可作为思政教学的重要素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革命历史。例如,在五年级下册三单元第9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战》一课中,将革命文物作为教学案例或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相关的道德与法制观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革命历史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同时结合纪念馆的展品,开发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绘本、故事、表演等内容,使教学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挖掘革命文物的历史价值,深化学生对革命精神的理解,进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学效果
优秀的教师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在茶陵县革命纪念馆开展现场思政教学,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通过邀请纪念馆的专家学者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定期走进校园参与思政课教学。此外,定期举办教师培训研习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技巧和创新能力。
(五)引入新技术手段,增强教学互动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增强现场思政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例如,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历史。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虚拟仿真课堂等技术,使抽象的历史概念变得生动具体,易于理解和接受。
(六)开展实践活动,深化教学内容
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和体验革命历史。例如,组织学生参观茶陵县革命烈士陵园、茶陵县苏维埃工农兵政府、茶陵县红军村、茶陵县秩堂镇马吉村红军兵工厂旧址。这些活动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革命历史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能够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教学持续性
为了确保现场思政教学的效果和持续性,需要建立一套长效机制。这包括制定长期的教学计划、评估教学效果、收集学生反馈等。此外,还应该鼓励和支持教师和学生参与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通过这些措施,使现场思政教学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取得的成效
(一)革命文物短视频丰富思政教学内容
革命文物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截至目前,我们录制了41个短视频,刘洋同学《革命文物—红军的背包》、曾梁豪《革命文物—刘道生的将军服》、林梦晨《革命人物—陈浩的故事》、曾梁豪《革命文物—段小连穿过的军衣》、刘洋《革命文物—马尾炸弹》、吴卓雅《革命文物—石磨的故事》、赖昕《革命文物—王友德马灯》、王玉珏《革命文物—蒸桶》等。后期我们将继续从全县各个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场所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革命文物作为拍摄对象,围绕一个革命文物展开,完成短视频拍摄200个。通过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展示文物的实物照片或影像资料等,扩大革命文物短视频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二)革命文物现场教学增强学生体验感
革命文物现场教学对学生的意义在于通过直观的历史教育,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以及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学校老师已经开展“纪念馆里的思政课”8堂。其中,周志平老师执教《革命文物 传世之宝》、谭自云老师执教《革命精神 文物传颂》、刘淼老师执教《革命文物 永恒纪》、谭欣老师执教《珍贵记忆 文物承载》、谭琪老师执教《革命故事 文物重温》、黄玲老师执教《革命文物 传承荣光》、吴丽艳老师执教《传承革命精神 奉献国防事业》、唐礼红老师执教《探寻国防足迹 赓续红色血脉》。同时还录制了“革命人物”系列课2堂:石淼老师《革命人物—杨得志上将》、吴瑕老师《革命人物—左权少将》。通过“纪念馆里的思政课”,很多学生了解了党史,增强了爱国情怀。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深入挖掘并发挥好红色资源的铸魂育人功能,让革命文物“开口说话”、浸润人心,以“纪念馆里的思政课”为桥梁,持续开展10多个现场教学,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相连,从而激励学生“知行合一”,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豪情。
(三)革命文物文化墙建设丰富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墙是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重要部分,它们不仅在视觉上吸引人,而且在教育学生、传递学校文化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心理健康。云阳小学的文化墙分为三个区:革命标语墙、革命文物(拓本)墙、革命人物墙。
四、特色亮点
(一)革命文物让校园文化红起来
学校文化墙以弘扬革命精神为主,分为三个区:革命标语墙、革命文物(拓本)墙、革命人物墙。革命标语墙张贴如下标语:“革命精神 世代传承”“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等。革命文物墙张贴“红军的背包”“马灯”“将军服”等文物照片。革命人物墙张贴茶陵籍25名开国将军的照片和简介、茶陵苏维埃工农兵政府简介,茶陵湾里红军村简介。这些使学生加深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加强爱国意识的培养。
(二)革命文物让课堂红起来
纪念馆介绍了刘转连等25位开国将军在革命战争年代英勇奋战的光辉事迹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一代以刘小蓉为代表的四位将军的成长历程和部分文物。类似的革命文物在茶陵县境内不胜枚举。云阳小学结合茶陵县革命文物的特色,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政课程。比如开展“将军故事我来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茶陵县苏维埃工农兵政府、茶陵县烈士陵园、茶陵县红军村、抗日战场八角寨研等研学活动;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和以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这些课程既包含了革命历史的讲述,也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能深刻理解并践行当代社会的道德规范。
(三)革命文物让学生思想红起来
革命斗争历史纪念厅着重介绍了谭余保、宛希先等老一辈革命者在茶陵与国民党反动派英勇作战的光辉事迹,陈列有作战路线、地形图及战斗场面油画和部分战斗武器;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区,介绍展示了茶陵县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发展历史及所取得的成就的相关物品。通过深入了解纪念馆和其他红色教育基地的革命文物蕴含的革命精神,学生逐渐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植红色基因,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也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四)革命文物让家庭红起来
云阳小学定期要求家长带领孩子参观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茶陵县革命纪念馆等革命文物和遗址。孩子们在纪念馆内,看到了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和历史照片,通过详细了解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让他们能够直观且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波澜壮阔以及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回到家中,鼓励孩子们化身为小讲师,将自己在参观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感悟,兴致勃勃地讲给其他家人、朋友听。让他们也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艰辛与伟大。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积极响应学校的倡导,陪伴孩子参观,加深孩子的印象和理解,为学生打开了了解革命历史的大门;孩子则将自己的所学所感传递给家人,实现了知识和精神的传承。家校双方在将革命文物融入教育的理念和影响上达成了高度的一致性。这种协同奋进,为家庭提供了丰富且宝贵的红色教育资源和体验机会,使得每个家庭都能在革命精神的滋养下“红起来”,让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在家庭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五、社会影响
1.学生们通过参与“纪念馆里的思政课”,对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对革命精神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
2.学校视频号、抖音发布“纪念馆里的思政课”系列41集,点击率突破66万次,社会反响热烈,很好地宣传茶陵和株洲的革命文物,同时有助于培养社会人士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培养了一批“红领巾”解说员。“纪念馆里的思政课”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家长们利用节假日自发带领学生到茶陵县革命纪念馆、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当“红领巾讲解员”,宣讲茶陵革命精神。
4.利用茶陵革命纪念馆打造的“纪念馆里的思政课”系列课程得到了广泛关注。云阳小学开展了10多场现场教学。这些课不仅让学生们深刻领悟了革命精神,还为他们提供了一次难忘的学习体验。我们录制的现场教学,在全国工作室录像课当中获得全国一等奖三个,二等奖5个。
5.打造的“纪念馆里的思政课”在省市县媒体广泛宣传,湖南日报·新湖南、湖南教育电视台国防教育频道、株洲日报以《以革命文物打造纪念馆里的思政课》对我们进行了宣传报道
总之,茶陵县云阳小学通过革命文物融入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革命文物与思想政治课程的融合工作,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作者/周志平 唐礼红 茶陵县云阳小学)
(一审:罗江龙 二审:余画 三审: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