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月24日讯(通讯员 覃业彦)近日,一段常德市石门县蒙泉镇花薮完小落实“双减”工作的特色亮点微视频——《花样国球》,在该县域中小学校家校班级群内热转。“乒乒乓乓!”视频中孩子们把乒乓“小球”玩出大快乐的场景真让人爽心悦目。
“乒乓球作为国球是学校一直坚持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双减’背景下推陈创新‘普及’性的运动项目。” 花薮完小校长宋清华介绍道。乒乓球运动本是两人单打或四人双打的竞技项目,2021年下学期来,学校把颠球、靠墙推球列入校园竞技项目,一个人也可训练和参赛,激发了孩子们广泛参与的积极性,丰富了课间和课后服务内容,让孩子们乐在其中。
“把颠球、推球作为低中年级学生的体育竞技项目,既能激发同学们从小对乒乓球运动的热爱,也大大缓解了群体性运动对学校运动场地与器材的依赖。”年过50的体育教师汪银初介绍道。
颠球、靠墙推球是乒乓球基本功训练的起步模式,学校从低年级开始起步,进行单人单拍颠球和靠墙推球的协调性球感训练;中年级开始上台进行双人“对推、对搓、对拉”的基本功练习;高年级开始组队,进行对抗性比赛训练。从3年级学生起步,组建学校代表队,形成梯队训练模式。校队运动员在教练与家长的督促和考勤下,坚持早上6点至8点的集训,节假日也不例外。2021年,学校兵乓球队参加镇运会,包揽了男女单打双打和团体的各项冠军。
“从最初一次只能颠上三五下,到现在最多一次连续颠半小时,共计5000余次的乒乓球。我喜欢打乒乓球,打乒乓球使我快乐。”五年级学生谭雅琪在家一边练习颠球一边说。谭雅琪每天早上都会早早的去打乒乓球,没事的时候也会一个人在墙上颠球和推球。在去年的校园乒乓球比赛中,谭雅琪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五年级学生胡美琪的父亲对女儿练球的感受也颇深。他说,孩子原来身体比较肥胖,害怕上体育课,这学期鼓励她报名参加了校乒乓球队,还给她在家里添置了一台球桌,有空也陪她练练球。一期下来,父亲已经不是女儿的对手了,孩子的身体也苗条了,学习成绩一点也没落下。
“乒乓球运动不仅能运动身体,还能练脑、练眼、练反应力,对于减轻眼部疲劳也很有好处,有助于视力恢复。我校结合农村学校地域特点,另辟蹊径——加强颠球和推球练习。这既是我校开发‘花样国球’运动的一个重要途径,更是我校‘双减’下的特色菜单。”校长宋清华如是说。
责编:彭伍妹
一审:龙晓龙
二审:卢小伟
三审:谢峰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