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视界>正文

魅力书记 | 附中青石学校党支部书记张凌:二十一载栉风沐雨 “新人生教育”大道始成

2025-01-07 16:0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爱民]

  华声在线:大家好,这里是华声在线新闻网站推出的湖南省“魅力校园•星推官”推广活动之“魅力校长”的访谈专栏。我是主持人彦情。今天来到我们栏目做客的是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青石学校党支部书记张凌。

  正文:张凌,附中青石学校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新人生教育”理论的构建者和倡导者。他浸润教育21年,以教育家的眼界,实干家的脚步,丈量出了一条“教育家办学,注重内涵发展”的特色办学路径。他先后被评为“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长沙市十佳少工委主任”,当选为共青团十七大代表、湖南省十一、十二届青联委员,担任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华东师大)“影子校长”导师、湖南理工大学硕士生实践导师等。

  华声在线:张书记,您好。附中青石创办3年时间,就获评“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书画等级考试指定考点”;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华东师大)“影子校长千校联盟”基地校,在校师生人数也是一路攀升,成为了望城区名校合作办学的一大亮点。您和团队又开创性地提出“让教育照鉴新人生”的“新人生教育”办学思想,大获教育同行好评。想请您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短时间内构建起自身的校园文化和辨识度,您能分享一下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吗?

  张凌:主持人好,我大学毕业至今进(考)入湖南师大附中从教21年,一直奋斗在教育管理一线。在创办梦想青石园之前,我已参与过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旗下多所新学校的筹建。除了筹建之初的常规事务,基于经验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顶层文化设计上,邀请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教科院、湖南省教师发展中心、长沙市教科院、湖南师大教科院等教科研单位的专家来校指导。我们原创提出了“九年奠基璀璨一生”教育主张,“创办一所有爱有趣的梦想青石园”办学主张,“培育自信豪迈的中国少年”育人主张,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学校办学理念逐渐明晰,“让教育照鉴新人生”的“新人生教育”理念在梦想青石园中落地生根。

  华声在线:我们发现,梦想青石园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生机勃勃。这种感觉不仅体现在学校有爱有趣的校园文化上,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上,还有师生们昂扬的精神状态上。

  张凌:您从天空鸟瞰我校的平面图就可以发现,学校的初中部、小学部教学楼加上小学部田径场,它的联合造型,恰好浮现“520”的字样。而将全校建筑及路径相连又可以发现恰似一颗“梦想种子”正在萌芽。

  其实从2021年附中青石筹办之初,我们就将东西方哲学思考、环境育人的概念深植其中。我们从“青苗楼”“青藤楼”“青蓝楼”“青葵楼”清晰易懂又寓意深刻的楼宇命名体系的形成到趣园、孔园、苏园、梁园等特色校园景观的打造,甚至我们的攀登大道的两旁,一排排毅行的小牛犊宣传栏,都在传承百年附中文化,潜移默化中将“三牛精神”根植于师生心中。

  华声在线:那要形成这套体系不容易吧?

  张凌:是的,附中青石筹建组自2021年5月19日成立以来,为督促基建,确保主体工程如期竣工,我们先后编写了10余期筹建简报,也得到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认可和悉心指导,三年磨一剑,才有了现在的梦想青石园。

  华声在线:书记您好,我们注意到在您的办公室里,书香为伴。墙上也挂满您去各地参培的学习证书。学校的青蓝教研室,高挂党的教育方阵,也是学习氛围满满。您对培养学习型教师团队和坚持终身学习,有什么经验能跟大家分享的呢?

  张凌:百年附中有“慎选良师”“精育名师”的传统,一所好学校,教育人才梯队的培养至关重要。让最优秀的教师培养更优秀的学生,这样的宝藏明星教师应该至少占据学校教师比例的5%~10%。

  附中青石现有教师141名,小学部教师都是本科学历,初中部教师都是硕士学历,全校硕士研究生33人;高级教师6人,湖南省卓越校长培养对象1人,市级骨干卓越教师2人,区级骨干卓越教师8人,区级教师培训师3人,省市区级名师工作室成员10余人。建校三年,学校共有6个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7个区级课题、9个校级课题立项,其中2个省级课题已圆满结题,首届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已开题,长沙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学校已开题;谭孝林、易文华、章菊官、饶姗主持的4个区级课题全部以区一等奖成功结题;有13人获得省级赛课一等奖,12人获得市级赛课一等奖,24人获得区级赛课一等奖。学校在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中获得区级优秀组织单位,在2023年湖南省集体备课大赛中获得省级优秀组织单位。

  我们提出的教育主张是“九年奠基璀璨一生”,能培养出“自信豪迈的中国少年”的教师也应该是一个精神健康的人、情感丰富的人,身体强健的人,是灿烂璀璨的人。

  我要求教师们记住学生们的每一张笑脸。开学之初,我坚持每个教学日早上七点前站在校门口,迎接每一名入校的师生。我们设置了书记校长“大朋友”信箱,认真回复孩子们的每一个提问和建议。重视每一个开学报到日的设计,希望孩子们将这份开学仪式感当作一个特定的节日一样去期待。重要考试(赛事)后的“三会两餐”总结复盘体系,成绩分析会、学生表彰会、分层家长会、大朋友有约(包括优生荣誉午餐、教师加油晚餐),让每一次成长都被看见,每一位附中青石人都成为办学理念的参与者、创生者、践行者,并与之拥抱尊严感、获得感、体面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我们开发了雷小锋“六堂”行为文化体系,即学堂、课堂、礼堂、食堂、弄堂、桌堂文化,强调学校日常管理规范。主张“六自”成长路径,即学习自能、生活自理、行为自律、规划自省、人格自韧、生命自觉,通过“好习惯”红纽扣课程、“好身体”体艺2+1课程、“好性格”情绪课程等开展,最终达到我们新人生课程体系倡导的“养活、养正、养生”,让教育照鉴新人生。

  华声在线:2024年6月,附中青石学校首届初三中考成绩出炉。66人参考,6人达到师大附中指标生最低控制线,51人达到城区普通高中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4人填报师大附中指标生都超过最低控制线。师大附中,周南中学,望城一中三级指标生全部完成。体育中考优秀率全区第2,理化生插标全A。如今的附中青石学校正从“立柱架梁”迈向“厚积成势”的新阶段。

  三年来,张凌对师生家长们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爱每一个孩子待如己出,不抛弃、不放弃、不嫌弃任何一个孩子”,首届中考成绩固然值得点赞,但更重要的是这66个城郊学子历经坎坷和人生挑战,无一辍学,全部顺利完成初中学业,更值得欣喜。

  自附中青石建校三年以来,张凌及其管理团队已为慕名前来寻经问宝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教育系统的领导、学者、书记、校长等授课近百场,嘉宾来访超过3600人次。

  会后,常有教育同行感叹留言:“其思想之深邃,教育理想与情怀之热烈,让我对中国教育的未来充满憧憬。”

  为了回答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张凌上下求索,他向先贤求道、与书籍对话、向世界求知,“让教育照鉴新人生”的这一全新教育思想,终于在附中青石这片钟灵毓秀的理想沃土上破土而出。

(一审:夏博 二审:余画 三审:谭登)

教育维权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