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深度>正文

苏仙岭下,郴州开放大学焕发新气象

2025-02-28 15:03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黄爱民]

    华声在线2月28日讯(通讯员 江俊程 方婧雯 )孟春时节,伫立在苏仙岭上,可以远眺湖湘大地的山河走向、文脉流向——郴江绕过苏仙岭,经翠江便江奔向湘江;湘江绕过岳麓山,入洞庭怀抱奔向长江。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穿越千年时空,从“经世致用”到“实事求是”,岳麓山与苏仙岭深情对望,岳麓书院与濂溪书院热情唱和,持续内生湖湘文化的磅礴力量。而今,“苏仙岭下好读书”已成为郴州社会的普遍共识,郴州开放大学传承历史文脉、顺应时代潮流,坚持“敬学广惠、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倡导“让学习伴随一生”的学习理念,在助推郴州学习型社会建设,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中挺膺担当、彰显作为。

  “苏仙岭下好读书”:打造终身教育主平台

  “一个有文化气息的城市,一定是全世界最美好的城市。”郴州市委书记吴巨培说。在他看来,唤起“苏仙岭下好读书”,推动“苏仙岭下读好书”,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郴州高质量发展,打造一座向上向善向美向好的幸福城市,一边连接着民生幸福,一边连接着郴州未来。

  坐落在苏仙岭下,作为郴州市唯一一所成人高等教育学校,郴州开放大学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扎根湘南大地办教育,着力建好“没有围墙”的大学、群众身边的大学。自2020年以来,学校面向基层、面向社会,全力打造终身教育主平台,扎实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村(社区)组织人才定向培养项目等,累计培养学历教育学生2.6万多人;统筹线上线下,不断延伸社区教育,积极开展老年教育、干部网络教育,持续拓展职业继续教育,累计培训各类学员30万人次,为郴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也为郴州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走在前列”添了一把火,带来更多期待和可能。

  漫步在环境优美的郴州开放大学,师生们三五成群,随处可见;走进各个教室,座无虚席,学生们或专注听讲,或笔走龙蛇、或引吭高歌、或翩翩起舞;来到图书馆吧,“苏仙岭下读好书”学习分享会正在进行,现场不设讲台、不排座次,说教式讲课变共享式交流,农民大学生谢建成朗读《禾下乘凉梦》片段,教师代表肖红梅分享学生李义平的感人事迹……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的读书爱好者相聚一堂,品读经典著作、畅谈心得体会、踊跃交流发言。这与几年前清冷沉寂的校园形成鲜明的对比。

  以“苏仙岭下读好书”为契机,郴州开放大学深入挖掘开发地方特色干部教育资源,《半条被子映初心》《第一军规》等被评为全省干部教育“三百工程”精品课程,积极开展各级干部专题培训班和干部自主选学导学督学服务,每年培训干部2万余人,干部参学率、完成学习率均为100%。

  “苏仙岭下好读书,读书请到开放大学来。”郴州开放大学党委书记黄伟说。近年来,学校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办学功能,全力打造“书香校园”,推动文化氛围愈加浓厚。成功承办“2024年全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总开幕式”,大力弘扬“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主题,积极开展“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活动,把知识传授与加强师生品行品格修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紧密结合起来,办学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增强,终身教育事业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苏仙岭下好干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1年12月,郴州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郴州开放大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郴州开放大学着力实施党建引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三项工程,努力打造全市终身教育的主平台、在线教育的主平台、干部网络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培训的主基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实施党建引领,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职工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和人才,优化机构编制和岗位设置,构建了权责一致、运行顺畅、服务高效的管理服务体系;推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全员轮岗交流,激发了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实施“青蓝工程”,引进高学历人才17人、培养年轻教师入党6人,晋升教师职称 30人,有效改善了教职工结构;坚持党性党风党纪和师德师风一起抓,扎实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每月举办“开放大讲堂”“开放小课堂”传播先进文化,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校园生态和育人环境。

  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对接地方发展战略和人才需求,优化开放教育专业设置,建立涵盖经济学、法学、工学、农学等8大类别 56个本专科专业的学历教育体系;实施错位发展,面向基层、面向社会,积极举办农民大学生培养、企业(行业)学历提升等办学项目;推进育人方式转变,加强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探索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融合发展,深入推广“文凭+X证书”“专业教学+实践教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建立常态化教学督导机制、教学竞赛和教学科研激励机制,持续开展教师全员上课听课评课、教职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学习支持服务活动,以系列改革的综合效应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实施转型发展,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统筹线上线下,不断完善郴州终身学习网学习资源,加强社区(村)学习中心指导帮扶,持续开展家庭教育、老年信息技术应用等进社区活动,推动社区教育向更广的空间覆盖延伸;组织完成全市7所爱晚老年学校提质改造(全省民生实事工程),大力开展线下老年教育,开办“市民夜校(青年夜校)”;开发整合党员干部教育资源,形成地方特色鲜明的干部网络教育体系;适应社会需要,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承办部门和行业职业继续教育培训。以开放的理念办学,使终身学习成为郴州社会新风尚。

  “作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校,自1979年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培养输送本专科毕业生8万余人,完成逾90万人次的非学历教育培训。”郴州开放大学校长刘俊说。如今,郴州开放大学办学功能日臻完善、教书育人氛围日益浓厚、师生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已连续8年被评为全省开放大学办学体系优秀分校。

  “苏仙岭下谋新篇”:建设一流开放大学

  从“郴州广播电视大学”到“郴州开放大学”,底色是“新”,特点是“大”,优势是“全”,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改名,而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目标定位的全面升级,为更多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通过在郴州开放大学的学习,我深切体会到,学校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也是一个重新审视自己、充分认识世界的平台。”2018级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李钰说。之前,由于身患残疾,再加上书读得少,他在创业路上吃尽了苦头。进入郴州开放大学学习后,他不仅增长了知识和能力,还找到了自信。目前,他创办的公司业务范围遍及湘、鄂、粤三省,年销售额突破了1000万,实现利润280万。在他的带动影响下,公司其他员工也纷纷报读郴州开放大学。

  “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和实践,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个人综合能力。”2019级行政管理专业的李嘉亮说。他把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创业实践,成功创建市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粮油种植、加工、仓储、销售一体化,有力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同时,他积极发挥全国农业农村劳模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领当地13个乡镇14000多户农户实现脱贫致富,成为当地粮农致富的领头人。

  “爱晚老年学校是我们老年人的精神家园,郴州开放大学实现了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梦想,既让我们锻炼了身心、形体,也让我们焕发了青春。”61岁的模特精品班学员徐春菊说。

  人民群众对办学的肯定就是对郴州开放大学最大的鼓励。“我们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强化担当、勇于创新,以更广视野、更大格局、更高的质量、更优的服务,构建更加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市级一流开放大学。”郴州开放大学党委书记黄伟说。

  展望未来,郴州开放大学将加强办学体系上下联动,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塑造体系办学新优势,激发体系办学新动能;不断优化学历教育专业设置,创新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全面促进产教融合,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能力;统筹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全面发展,一体推进终身教育数字化赋能,打造更加智能的学习平台,建设更加海量的学习资源,提供更加便捷、灵活的学习方式,推动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教育更加泛在可及。

(一审:杨露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

教育维权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