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古语深刻地揭示出环境对人的深远影响。一株茁壮的树苗,若遭污流侵蚀,也会渐趋凋零。而一株瘦弱的树苗,若得甘露润泽,亦能成长为参天巨木。未成年人亦是如此,他们仿若绿色的幼苗,欲要茁壮成长、枝繁叶茂,既需远离不良环境的污染,亦需有益滋养的助力。
数字化浪潮汹涌而至,青少年置身于时代的前沿。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电子游戏、短视频等各类网络娱乐项目蓬勃兴起,成为众多未成年人的钟爱。据 2023 年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经常上网玩游戏的比例高达 67.8%。对于青少年而言,网络或许是有效的解压途径之一。当下,教育强度持续攀升,青少年学业负担日益繁重,师长与父母的殷切期望犹如压在他们肩头的沉重大山。青少年宛如一只几近撑破的容器,而网络恰似一只无形之手,拔掉瓶塞,舒缓了他们紧绷的神经,消解了精神的疲惫。从一定意义上讲,网络或许可充当减压良方。
然而,在这绚丽多彩的网络世界背后,却潜藏着诸多令人揪心的危害。
其一,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视力的损害极为严重。例如,在一个班级里,半数学生成为“眼镜族”的情形已司空见惯。其二,网络的成瘾性致使很多青少年深陷其中难以自拔,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变身“宅男”“宅女”。其三,未成年人尚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构建起稳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而网络中所充斥的低俗、幼稚、暴力倾向等内容,正无情地侵蚀着青少年正确的价值取向。更有甚者,他们竟将网络中的不良行为模式带入现实生活,成为遭人诟病的对象。
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未成年人如何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数字化时代找准前行方向?或许仅靠未成年人自身的摸索努力还远远不够,毕竟他们力量尚显单薄。与其让未成年人在社会洪流中独自挣扎,被网络世界吞噬,埋没自身才华,不如社会各界携手,为未成年人构筑一片纯净的蓝天。于家庭层面而言,父母应给予孩子更多关爱与悉心监护,陪伴其成长;在学校层面,需引导未成年人合理规划课余时光,提升自我管控能力;从社会层面来讲,则要强化网络环境治理,营造优良的社会风尚。净化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便是为其播撒成长的甘露,助力他们成长为参天大树。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青年时期是成长的关键阶段,若因沉迷网络而在成年后追悔莫及,那将是何等的憾事。与其让未成年人因网络而断送前程、虚度光阴,不如引导他们关注现实世界。因为,唯有在现实中拼搏取得的成功,才能收获真切的喜悦,领略高层次的快乐。青年人理应在现实中开拓出一片广阔天地,品味苦尽甘来的滋味,成长为挺拔繁茂的栋梁之材,而来自社会各界的悉心呵护将赋予他们奋勇前行的无穷力量。让我们齐心协力,护绿色之苗,成参天大树!
(作者/段晋轩 益阳市南县桂花园学校104班)
(指导老师/周希)
(一审:罗江龙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