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4月7日讯(通讯员 杨光义 向华明)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校际教育资源共享,4月7日,绥宁县第二中学联合绥宁县李熙学校、盐井学校开展物理、历史学科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
在物理课堂上,绥宁二中向玲丽老师结合生活实例,如轮船浮沉、潜水艇、热气球原理,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探究阿基米德定律。李熙学校杨成老师则采用分层教学策略,设计基础认知、应用实践、理论分析等问题链,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理解浮力本质。
历史课堂上,三校教师聚焦"跨区域文化交流与融合",呈现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课后研讨环节,三校教师围绕“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设计”展开了热烈讨论。物理组聚焦实验设计的创新性,李熙学校教师建议增加“不同密度液体中浮力对比”的拓展实验,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历史组则关注史料运用的准确性,盐井学校教师提出可引入《反分裂国家法》等法律文本,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大家指出,同课异构的价值在于“异构中求同,同中求异”,鼓励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科本质”与“学生认知规律”的融合。
绥宁二中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落实“强师工程”的重要举措。未来,三校将建立常态化教研机制,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教研”“骨干教师轮岗交流”等形式,深化教育资源共享。李熙学校、盐井学校负责人均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领域开展更广泛合作,共同推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据悉,近年来,绥宁二中持续推进“同课异构”教研模式,此前已与长沙市六中、双峰县一中等优秀学校开展了多轮次跨区域教学交流。此次与李熙学校、盐井学校等农村薄弱学校的合作,标志着该校在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今后,三校将按计划围绕“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转型”开展系列研讨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协同发展为绥宁教育谱写新的篇章。
责编:黄爱民
一审:谢振华
二审:卢小伟
三审:刘乐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