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3月8日讯(通讯员 陈瑾)3月5日,湘潭市和平小学课题开题及中期评审汇报会议顺利举行。湘潭县中小学教研室主任周建兵、雨湖区教培中心教研室主任何英到场指导,学校党总支书记汤海、教学副校长叶媚、德育副校长陈思璐、教研室主任陈瑾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会,共同见证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与创新探索。
肖玲老师率先就2025年度湘潭市重点课题《一年级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研究》进行开题陈述。她立足幼小衔接痛点,从课程设计、家校协同、评价体系三方面提出创新路径,旨在帮助一年级新生实现心理、行为、学习能力的多维适应。
陈思璐老师主持的湖南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基于湖南红色美术资源的少先队员社会责任感培养范式构建与实践》,通过泥塑、手抄报等学生作品,生动展现红色资源与美育、德育的深度融合,初步形成“三红韵动”的校本实践模式。
杨璇老师的《融合教育视角下的普校ADHD儿童融合和支持个案研究》,以详实的个案跟踪数据为基础,系统梳理了ADHD儿童在普通学校的支持策略,为特殊教育需求学生融入集体提供可借鉴经验。
刘亚利老师聚焦后疫情时代教育使命,以课题《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关于小学<生命与健康常识>课程的责任与使命的研究》为依托,提出构建“一体两翼”课程体系,助力学生提升健康素养与社会适应力。
专家组认真听取汇报并查阅课题资料,对学校教研工作的科学性、创新性给予高度评价。针对四项课题,专家提出综合建议:一是聚焦核心问题,进一步细化研究内容与目标,避免泛化;二是强化成果意识,注重数据积累与典型案例提炼,提升研究成果的可推广性;三是深化实践转化,推动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德育活动深度融合,形成校本化特色经验。专家点评既有理论高度又具有实操价值,为课题后续推进注入新思路。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会议通过开题启航、中期蓄力、专家把脉,为和平小学教科研工作注入新动能。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课题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责编:黄爱民
一审:谢振华
二审:蒋俊
三审:刘乐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