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月13日讯(通讯员 马良)数学该如何学以致用?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教师柳红将自己的教育理念,融入到了她主持的一项市级课题《区域校联体初中数学课堂综合实践活动实证研究》中。在这项课题里,她带领着孩子们探索着一系列精彩的户外数学课程。
近日,柳红携手教学团队,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利用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实践课。
“没有影子该怎么测量旗杆的高度?”当天上午,2115班学生拿着卷尺、测角仪(改装后的量角器)等,围着操场旗杆比划着。
“我先来给大家示范一种测量方法。”柳红手拿测量仪,眼睛看向旗杆顶部,不断地调整仰角的度数,“许梓涵同学,你找几个同学一起测量下我的站位到旗杆底部的距离。”同学们应声而动,配合默契。
“通过三角函数值计算,加上我的目高,就可以得出旗杆的高度了。”柳红蹲在草坪上和学生一起埋头计算,手边是三角函数值对照表。教学团队教师李海汾在一旁进行补充讲解,指点迷津。学生围拢成一圈,聚精会神地聆听着。
“柳老师,阳老师,有影子了,我来给大家示范一种测量方法!”当太阳从云层的空隙中钻了出来,学生刘嘉庆雀跃地喊道。随后,他环顾四周,找寻着测量物,“就测篮球架的高度吧。”
“先测量我的影长、我的身高,再测量篮球架的影长,通过三角形相似比就可以计算出篮球架的高度了。”“你们用卷尺实际测量下篮球架的高度,稍后和我们理论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就能知道我们测量的误差大不大了。”在柳红的指导下,同学们测出了一串数据,并计算出了篮球架的理论高度。
“接近真实值,误差很小。”教学团队教师龚游夸赞道,同学们喜笑颜开。
当课堂过半,同学们拿着各种测量的数据朝柳红涌来。
“我们组按照老师教的测量方法,量得足球场边灯柱的高度为22.9米。”胡霄远组的同学激动地说着。“真实值23.8米,非常接近。”教师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组用镜子测量了教学楼的高度。先将镜子放在地上,移动自己与镜子之间的距离,使得眼睛看向镜子里的教学楼的顶端,利用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得到两个三角形相似,计算出楼的角度为23米。”“我们组先让一个学生站着,另一个学生蹲下去,使得学生的眼睛正好看不到一棵树的顶端,然后测量这个建筑物的底部与站立人的距离,再测站立人到观察者之间的距离,以及站立人的高度,观察者的目高,从而利用相似得出结论。”“我们测量了对面高楼的高度,先通过测量同一直线上的两个不同位置A、B的仰角,再测量AB之间的距离,最后利用两个三角函数值计算出楼的高度。”其他组的同学也紧随其后,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
当天下午,授课教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小组汇报。每一个小组都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多个小组的测量物达到7、8之多。汇报结束后,经过评委老师的打分评选,齐宇凡组获评本堂实践课评最优秀小组的称号。
“假期组织有兴趣的孩子查阅文献资料,寻找更多的方法,同时走出校园,在校外进行更复杂场景的测量,真正让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柳红踌躇满志地说道。
责编:彭伍妹
一审:谢振华
二审:卢小伟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