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校园动态>正文

    火星小学:让每个孩子在劳动体验中成长

    2021-12-09 20:4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爱民] [责编:彭伍妹]

    让每个孩子在劳动体验中成长

    ——火星小学劳动教育特色教育纪实

    (作者/何洁哲 李珂 长沙市火星小学)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正式颁布,劳动教育纳入了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在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指导下,火星小学以“让每个学生在劳动体验中成长”为劳动教育宗旨,着力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务劳动帮忙做、校园保洁主动做、志愿服务积极做”等“四做”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四种”劳动精神,落实“家庭劳动日常化,学校劳动规范化,社会劳动多样化”的“三化”劳动教育行动,形成劳动树人、协同育人的劳动教育格局,让劳动教育“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

      一、构建完善的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火星小学.png

      二、搭建丰富的新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学校以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载体,以新劳动教育实践体验为平台,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组织、设计丰富多彩的劳动参与、体验活动,实现了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参与的途径多样化。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是前提

      学校以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班会课等教育阵地为依托,宣传劳动文化,弘扬劳动精神;充分利用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劳动节、国庆节等节日开展宣传体验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家庭、社区参加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感受劳动的快乐与收获;设立“校园劳动日”(每周二)、劳动教育月(每年5月),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

      为了帮助学生具备更先进的劳动观念,学校组织开展了以“脑力劳动和体力脑洞哪个更重要?”为主题的辩论赛。通过辩论,孩子们深刻理解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二者缺一不可,当代劳动教育不仅有简单劳动的体力锻炼,更有体现复杂劳动、创新劳动要求的智力训练。

      为了帮助孩子理解“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的正确劳动观念,学校组织了“勤俭新风尚、劳动最光荣”——火星小学“语众不同”之情智少年大讲堂 ,来自四——六年级的43名演讲选手以自己参与劳动的亲身体验为内容,讲述了劳动的艰辛与收获,从而更加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增强责任感。

      (二)帮助学生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是关键

      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最好的劳动教育就是让孩子们参与到各类

      生产劳动和创新实践中,提升劳动能力,习得劳动素养。以学校的家政参与类、手工制作类、田园劳作类课程为例:

      1、家政参与日常化

      家政参与课程是我校要求每个孩子必修的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制定了《家政参与劳动年级课程和目标》和《必修课年度计划安排》,每个月、分年级布置家政劳动实践作业,实现日常化,比如,“我是家庭小主人,家务劳动我能行”——每月家政劳动实践清单;“我是整理小达人,自我管理我能行——学习书包、课桌椅的整理”。

      2、手工制作创意多

      手工制作课程中,利用美术课和“我们的节日”主题节假日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手工创作,比如“我给妈妈表心意”礼物制作、“物尽其美”月饼盒创意再利用等手工课程;利用课后服务开展剪纸折纸手工课堂;开展“创客节”,学生发挥智慧和动手能力,参与兴趣高,创意呈现形式多样,获奖作品很多,学校在首届创客节中被评为“先进组织单位”。

      3、田园劳作收获满

      学校利用有限空间开辟了集教学、种植养护、舞台表演等功能为一体的自动化智能“火星太空劳动实践基地”,丰富了学生社会实践场所,成为师生田园劳作的快乐体验地。

      快乐劳作一:一道“招募令”

      劳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全校发起一道招募令,招募管理部、种植部、销售部组长及组员,共同管理基地事宜,由1名指导老师、1名负责老师及 学生组成的管理团队形成。

      快乐劳作二:一场“启动式”

      “劳动促成长,实践出真知”火星小学太空劳动实践基地启动仪式在元旦节前夕举行,介绍基地活动开展情况、为基地授牌、为管理团队颁发聘书、讲述劳动故事,并邀请劳动实践方面的专业老师跟孩子们上《劳动第一课》:种子的秘密,将学校劳动教育推向纵深发展。

      快乐劳作三 :一个“劳作日”

      每周二是太空劳动实践基地固定的田园劳作课程时间,配足田园劳作所需的种子、工具,邀请专业的老师,开展主题劳作课程,包括“种子的秘密”“我爱拔萝卜”“播种绿色”“快乐把枝剪”等课程,让孩子习得一定的田园劳动技能。

      三、推动多元的新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一)评价内容多元

      学校设置了“年度卫生标兵班级”“垃圾分类标兵班级”“劳动实践优秀班级”“回收利用突出贡献班级”4个集体类奖项,家政参与、手工制作、社区服务、午餐协作、职业体验、社区服务6个“劳动小能手”个人奖项,并在每年的元旦节举办隆重的年度颁奖盛典,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的内生动力,促进劳动教育的良性互动。

      (二)评价方式多元

      学校将劳动表现纳入到每周的“卫生标兵班”“文明示范班”评选,每月情智班级、情智班主任评选中,劳动教育都是重要评选指标。

      结合我校“情智”教育理念,“七彩情智少年”的评价体系包括文明言行、书香阅读、实践创新、才艺发展、诚信友善、团结合作等七个维度,蓝色的“实践创新卡”指向探索、劳动、自主、创新四个评价维度,在劳动教育中有突出表现的孩子可获得“实践创新卡”,集满七张即可升级为“情智少年”。

      开展“劳动我最行”系列劳动技能大比拼竞赛活动,在竞赛中提高学生劳动技能,持续促进学生劳动兴趣。

      (三)评价主体多元

      在评价中注重每个孩子在劳动中的个人感受,每个孩子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师评等方式,激发、提升学生劳动行为的内驱力。

      四、探寻高品质的新劳动教育实践项目

      (一)基于项目思维的劳动教育实践

      学校引入PBL项目化学习,尝试打破传统劳动教育的局限性,聚焦问题,

      让学生和老师成为活动主体;直面挑战,在真实的情境中打开劳动教育的格局;建立联结,在合作互动中让劳动体验升级。

      以四年级BPL项目组的《萝卜成长记》为例,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种萝卜、观察萝卜、呵护萝卜、记录萝卜的成长过程、形成萝卜成长的观察日记、观察记录、观察作文等,学生在真正的劳动实践中增长知识,领悟成长,习得素养,真正实现以劳树人、协同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基于校外拓展的劳动教育实践

      学校充分拓展校外实践基地,以家庭劳务为阵地的家庭实践基地,校外公益劳动基地、素质教育基地、研学劳动基地等;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文明岗、“幸福共建满凌霄”、“我是宪法宣传员”等进社区志愿者活动;孩子们在“行走的课堂”中体验不同职业,提升社会劳动参与度和社会服务意识,借此丰富劳动教育内容。特别是五年级素质拓展活动,涉及丰富的劳动课程内容,如,整理内务、磨豆浆、做烘焙、学榨油、学木艺等。

      在推进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是基础,学校是导向,社会是支撑。我校注重学生家庭劳动教育的日常性、连续性,注重学生劳动成果的展示,最终体现劳动教育的服务性、创造性和职场化。在接下来的劳动教育中,我校还将进一步完善教育内容载体,完善课程体系,丰富劳动教育激励形态,培育劳动教育师资队伍,让劳动教育更具时效和特色。

    责编:彭伍妹

    来源:华声在线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