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校园动态>正文

    湘一南湖学校:把每一个学生都放在心上

    2021-11-04 11:2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爱民] [责编:彭伍妹]

      把每一个学生都放在心上

      ——湘一南湖学校高质量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华声在线11月4日讯(通讯员 刘丽萍)盛秋时节,当笔者慕名走进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优质发展特色民办学校”的湘一南湖学校,只见这里环境优雅,亭台小桥错落有致,柳条飘絮掩映成趣。全英伦建筑中琅琅书声不绝盈耳,银杏的心形信笺透出悠长的墨韵书香。

    湘一南湖学校1.png

      近日,走进校园,学校运动场传来阵阵加油呐喊声,学校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体育文化节”。在学校门口,笔者恰巧碰到该校三年级王擎天同学家长陈女士,聊起孩子的学校,她颇为自豪地说:“帮孩子选择湘一南湖学校,是我最正确的选择!学校不仅环境好,而且教育理念好,我的两个孩子都在这里读书,孩子一开始不算爱学习的,但很快跟上了,现在学习进步很大,行为习惯也转变很快。”

    湘一南湖学校2.png

      学校好不好,教育优不优,谁说了算?学生和家长最有发言权。从这位家长的赞誉中,可以看出湘一南湖学校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据了解,湘一南湖学校成立于2017年,办学坚持党建引领,在开新局上务实求为。2021年1月,学校连续4年对口湘西十八洞教育帮扶工作获得“湖南省民办学校教育扶贫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21年7月,学校党支部在岳阳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表彰大会上获得“岳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湘一南湖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非营利性学校,由名不见经传的教育新兵迅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教育品牌名片,这张名片上记录着一串骄人的成绩。

      在这个变革的大时代,教育需要创新,也需要坚守。为何新生代的湘一南湖学校,能获得家长和学生的普遍认可呢?学校是如何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又带来了哪些教育变革的新策略、新启发?走进校园,或许可以寻找到一些答案。

      湘一南湖学校有着优质成熟的教育教学模式,坚持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的办学理念,与最前沿教育思想相依托,倾力打造岳阳市民办教育新名片。在这里,高标准学生宿舍、独立卫生间、空调、直饮水、热水系统,还有高科技教育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学校树立“全面发展+个性特长”的育人理念,遵循学生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湘一南湖学校3.png

      践行“养德启智”教学理念 助力学生幸福成长

      学校一肩挑着学生的今天,一肩挑着国家、民族的未来。从建校之初,学校就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教育人必须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教育工作要做好,学校要发展好,学生要培养好,必须要有教育情怀,要遵循教育原理、尊重教育规律,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正是有这样深厚的教育情怀、崇高的教育理想、前瞻的教育视野、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起一个“不功利”的湘一南湖学校,也是这所仅有4年校龄的年轻学校不断取得突破和超越的关键要素。

      如何教导学生成为善良、优雅、快乐、幸福的人?湘一南湖学校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学校德育处主任黄忠介绍说,学校始终把学生的品行、素养教育放在首位。每年,学校都要举行隆重的开笔礼、少年礼、入队入团仪式、毕业礼等颇具仪式感的教育活动,为孩子成长树立目标,指明方向;“变废为宝”“传统文化进校园”“创意剪纸”等年级特色活动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环保知识、传承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知恩感恩教育、安全与法制教育等系列主题活动则培养了学生的公德心、责任感;学校开设特色校本课程,《弟子规》《声律启蒙》《诗经》《论语》等进入语文课堂,让学生体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感悟国学经典。

      成才先成人。学校逐步建立健全以立德树人为统领的德育课程体系,实施“红色德育体系铸魂育人建设工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组织开展“缅怀先烈”“九九重阳节”“弘扬雷锋精神”等活动,切实将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感恩教育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学校将劳动观念融入课程体系建设之中,率先每周开设一节劳动技能课程。从宿舍内务整理到班级花草种植,在开心农场里体验农耕文化,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已经形成。在劳动实践活动实施中,学校依据“回归学生生活、回归学生体验”的原则,将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生态环保、科学小实验等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在树立劳动观念、提升劳动技能的同时,培育环保、生态、节约、互助等意识,让学生真正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细微之处见真情。学校正进行‘营养与健康学校’创建,在不设置小卖部的基础上,食堂提供科学营养自助餐就餐模式,师生统一用餐,我们的校领导、老师每天坚持和学生一起用餐。初中、小学高年级宿舍每层配备生活老师、小学低年级宿舍每间配备保育老师,学校对生活处、后勤处员工定期培训与考核以提升服务品质,真正实现对学生进行精细化管理,让学生在24小时内全程人性化全封闭管理中安全、快乐地学习和成长。”学校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道。

    湘一南湖学校4.png

      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时刻铭记教育初心

      走进校门,门头上“把每一个学生都放在心上”的石刻格外醒目。“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是我们朴素的教育服务理念。我们所有的教育行为都是围绕诠释着这句话的。我们想,只有切实践行这一理念,我们才能体会到教育的品质与深度。”说起这话时,湘一的每一位教职员工脸上都会洋溢着对灿烂未来的憧憬。

      在这里,没有重点班。学校实行“之字型”均衡编班,每班平均分差在5%左右。不少家长说,在这里看到了均衡教育真正落地。

      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育,有教无类,时刻考验着学校每一个教师爱的品质。

      办学以来,学校致力打造“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验,实现教学能力和教师素养的双面提升。一支师德高尚、善励会导、业务精湛的教职工队伍正在迅速成长。学校定期邀请市教科院教研员针对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成果转化提出诸多宝贵建议,推动学校发展驶向快车道。

      学校推出专注教师培养的青蓝工程,积极与各兄弟学校开展交流与分享,为教师成长搭建提升自我的平台,让年轻教师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建立起完善、配套的福利措施,稳定教职工团队;每年设立专门的“奖教奖学基金”,奖励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团队成长中,教师们业务成长迅速,在省市区各级教育教学比武中硕果累累。2020年区“求索杯”教学竞赛中取得11个一等奖,2020年“金鹗奖”教学竞赛,叶建明、殷群瑶两名青年教师获一等奖。

      “我小孩在这里上学,除了开学时按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收费外,不再收取任何费用。”八年级家长黄先生告诉笔者说。

      笔者了解到,学校坚守诚信办学,做到收费公开透明,采取“一费制”收费,即开学后学校不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他们坚持奖学金制度、兑现考取长沙四大名校的学生奖励、班费学期末公示等制度。在这里,不收受礼品、红包和吃请,是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必须践行的师德条例。为了将制度落到实处,学校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即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传统节日校领导校门口监察,老师实在无法拒绝收礼后交学校负责退还等。学校向社会郑重承诺,绝不允许因为礼品而能换取“一个绝佳的看台”——座位,也不希望家长因为红包而误导了孩子的是非观念。此举受到了社会和家长们的普遍赞誉。有一位家长留言说:“作为老师本身就要抵挡任何诱惑,才能静下心来教好书。学生才会从小有个廉政的心。”另一位包姓家长说:“我巧妙地‘心意’竟让曾老师上交到学校办公室后退回,这更坚定了我送孩子去湘一的信心,说明我的选择没有错。”

      积极推进“双减”政策落地 促进实效课堂教学变革

      学校从建校之初就积极推进“减负提质”工程,树立科学、可持续、全面发展的质量观,真正把课堂建设成实效课堂。他们让学生在保证学习效果的情况下,减轻学业负担,实行分层作业。学校注重教学方法的指导,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推行主题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孩子通过自身的感受和体验获得进步和成长。

      笔者推开几扇教室的门,通过随堂听课发现,“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的课堂演绎正在精彩上演。在这里,理科教师实行“分层教学”,课后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语文课课前演讲,同学们轮番上台;英语课实行“竞赛课堂教学模式”,每一个学生都乐在其中。同时,他们还聚焦中考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调整综合素质评价方向,突出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力,持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全面提高。

      学校教导处刘主任说,“分层教学”“竞赛课堂”等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矛盾,既给教师以充分的主动性,又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内在品质,促进了学生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思维能力,以及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对此,家长李女士深有感触:“孩子学习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领悟能力也增强了,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现在各科成绩都很好,经常考满分。”

      “学生升入高中后,后续学习能力怎样?”笔者带着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问道。学校负责人介绍说,近期,为了跟踪了解学生后续学习能力,学校对往届毕业生进入高中后的学业情况进行回访反馈,他们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后,都表现出学习方法得当、学习潜能大、爆发力强、学习状态轻松等诸多特点。这也更坚定了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湘一南湖学校5.png

      开发多元化校本课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学校操场中央,英姿飒爽的大型民族竹竿舞伴随着悦耳的歌声翩然展开。大片竹竿顷刻间在绿茵场内铺就一张竹网,孩子们身着特色服装,在变幻莫测的竹竿间起舞,他们在竹竿间轻巧跳跃,引吭高歌,清脆的竹竿碰撞声给甜美的童音打着伴奏。这是学校体育节“民族运动”特色展示,也是学校体育特色课程。学校每年都要举办这样的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

      在艺术节上,一张张充满童心童趣的创意口罩画、盘子画、刮刮画,色彩明丽,引人驻足,让人目不暇接!一个个圆圆的灯笼在孩子们的手里,画上寥寥几笔,仿佛摇身一变,意趣盎然。“他们的DIY设计——包装袋、帆布袋、油纸伞、京剧脸谱和青花瓷立马可以作为手绘作品去生产销售呢!” 学校负责人自豪地夸奖道。

      家长张先生说,非常感谢学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自己的女儿参加了合唱团、古筝课后,性格变得更加活泼开朗,也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发展了自己的特长。

      由于学校美育教育颇具特色并取得一定成效,4月6日,岳阳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骨干教师示范教学暨课堂教学改革美术学科研讨活动在该校举行,学校艺术教研组长殷群瑶老师结合湘一美术教育课程计划,以专业的艺术素养引领学生参与并创造陶艺作品,为与会成员呈现了一堂精彩的以陶艺体验为主题的《泥板面具》示范课。课堂上,学生无拘无束,双手敲、打、揉、搓、拉、团,动作娴熟,创意新颖,随堂制作出的陶艺作品引得教育行家们连连称赞。

      一直以来,湘一南湖学校积极探索以社团为载体的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模式,开发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为学生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

      他们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阳光体育锻炼行动。近年来,他们将“体育艺术项目”、“阳光体育一小时”、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实行数据化管理,对学生体质健康实时监督指导,对学生视力进行过程性检测管理;逐渐改革体质健康评价方式,将学生体育与健康成绩纳入学校评价;11项体育艺术专项竞赛及学生运动会每年一届;学校开设足球、篮球、形体、武术等专业特色课程;组建学校体育社团;体育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据介绍,学校秉承人人学会一至两项艺术技能,紧扣育人目标,将艺术课程和艺术课外活动作为实施学生美育的重要载体,在开好音乐、美术课的基础上,增加舞蹈、形体、戏剧、陶艺、书法、综合艺术欣赏等方面的课程内容,并广泛开展艺术类课外小组活动,学生参与艺术社团活动达到100%。每年举办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参赛艺术项目达到14项。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每年的科技节精彩纷呈,妙趣横生。历时近一个月,分为创新成果、科技创意、实践活动三大类,包含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纸船承重、环保时装秀、机器人制作、科幻画、水火箭、鸡蛋撞地球、机器人编程、魔方竞赛、建筑模型、意大利面搭高塔等15个项目。让学生在思、听、看、摸、做,感受科学的魅力和探究的乐趣。

      丰富多元的特色课程和社团活动,像一块“试金石”,把学生身上的“光亮”充分激发了出来,为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在这里,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


      面朝心海,春暖花开。

      这,是教育的境界,更是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采访中,笔者听到最多的是学校秉承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他们对“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这一核心价值理念的体验与认同,沉淀与追寻。教育是需要情怀的,把每个孩子放在心上,不是让学生栖息在学校的空间,栖息在教师的心间,成为一种重、一种压。恰恰相反,它是一种放飞,一种引领,将孩子引向社会,引向历史,引向更深、更远的地方。

      全国教育大会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湘一南湖学校正用教育实践回答这个问题。

    责编:彭伍妹

    来源:华声在线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