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校园动态>正文

    浏阳市小河乡:积极推进“体育+旅游”双向融合

    2021-09-14 15:3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丁雅如] [责编:彭伍妹]

      华声在线9月14日讯(通讯员 刘婷远)近年来,长沙浏阳市小河乡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旅游兴乡、文化润乡”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体育+旅游”双向融合模式,推进普及全民健身运动,通过发展体育带动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兴旺反哺体育,有效探索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

    浏阳市小河乡1_副本.png

    小溪河“一河两岸”风光带环河5公里健身步道。

      据了解,近年来,小河乡体育事业发展迅速,群众体育文化活动活跃。全乡各村都普及建设了村民文化广场,多点覆盖健身器材设施,尤其在集镇田心村,高标准建设了健身驿站、健身步道、篮球场、羽毛球馆、兵乓球馆,深受群众的喜爱,为群众健身休闲提供了一个“好去处”。同时,乡文化站加大群众体育文化的指导,引导各村组建了广场舞、健身操、舞龙、花鼓戏等民间文艺组织,经常性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在整体提升群众身体素质的同时,也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潜移默化浸润了新时代的文明新风。当地群众热情好客、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成为“世外原乡.画里小河”小河乡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浏阳市小河乡2_副本.png

    白鹭广场舞龙表演,吸引众多游客参与互动。

      今年春节以来,小河乡小溪河“一河两岸”风光带因鱼鳞坝和叠水坝两座河坝因亲水的创意设计,一跃成为“网红坝”,吸引了20多万游客前来休闲观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红色底蕴,让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全民体育的火热,也成为带动旅游人气的重要因素。

      游客一来到游客服务中心,高标准打造的文化广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馆以及健身驿站映入眼帘,一群群活泼的身影在各大体育场馆挥洒着汗水。不少游客被眼前的火热景象所吸引,直接参与到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中来,一些游客选择留宿,清晨和傍晚在文化广场练太极、广场舞和健身操,或在河边健康游道散步、冥想,好不惬意。

    浏阳市小河乡3_副本.png

    小溪河沿岸的休闲设施很受游客欢迎。

      小河乡投资7000万元打造的小溪河“一河两岸”风光带,涵盖网红鱼鳞坝和叠水坝、人行吊索桥、风雨廊桥、千年罗汉松古树公园、红十八军组建地小河革命历史陈列室、白鹭林等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不仅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兴旺,更是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健身的“重大福利”。“村民们吃完晚饭,来到风雨廊桥坐一坐,吹着河风很舒服,沿着小溪河健康步道散步一圈,聊一聊一天的日常,老百姓的日子悠闲自在。”年过六旬的田心村村民赖新南描述着村民们的业余生活,一脸的幸福。在当地,每天早上和傍晚到河边跑步或散步已成为很多村民的健身习惯。

    浏阳市小河乡4_副本.png

    村民们傍晚来到鱼鳞坝亲水体验。

      游客们的到来,也助推了当地群众全民健身的高涨热情。“一些城里来的游客很有文艺特长,会带着我们一起跳健身操、广场舞,我们跟着学,而且游客会互动加入进来,村民们的热情更高了!”田心村村民王贤珍是当地有名的文化爱好者,亲自组建了舞龙队、打鼓队等文艺团体。

      如今在小河乡的各个角落,都活跃着村民们健身的活跃身影。“每天吃完晚饭,广场音乐一响,几支队伍共100多名村民和游客一起跳广场舞、健身操,场面很热闹,过去村里一到夜晚就很安静,有的人去了牌桌,现在完全变了,村民们笑着,运动着,村里有了生机和活力。”田心村党总支、村委会主任张细兰欣喜村民精神面貌的改变。

    浏阳市小河乡5_副本.png

    宽阔美丽的文化广场,人们自发地练起健身操。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大家的奋斗目标。小河乡积极探索体育和旅游产业双向融合,不仅有利于村民的身体健康,更是推动文旅产业的兴旺发展,为村民们带来了“家门口”增收和身体、精神“双提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责编:彭伍妹

    来源:华声在线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