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人物>正文

芳华盛放时——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女教师群像①

2025-03-07 11:35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黄爱民]

  华声在线3月7日讯(通讯员 郑茜 赵菡 李梦云)她们以芳华写就担当,用柔肩扛起时代——三尺讲台的春风化雨、服务育人润物无声,共同熔铸成“她力量”的灼灼光芒。“三八”国际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女教师群体,向以巾帼之姿‌诠释使命的新时代女性致敬。

  王晓琴:职教一线的“燃灯者”

图片 1.png

  (王晓琴,中共党员,智能装备制造学院专业教师,获优秀教师,年度考核优秀,工会积极分子。获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多次获奖。)

  “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感受并见证一个人的成长!”这是王晓琴在2024年毕业生毕业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时所说的话,也是她七年来潜心教育教学、默默耕耘奉献的真实写照。她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点燃了学生心中的梦想。

  作为一名老党员,她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将“技能报国”思政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引导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树立目标,并付出行动实现梦想。她积极承担学校“四习五技”职业安全教育基地讲解员工作,确保每次接待讲解任务圆满完成,为学校的教育成果推广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双联五导工作中,她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专业教师,她将课程思政、创新精神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利用3D打印技术自制教具,将图纸转化为实体模型,使抽象线条具象化,直接提升学生空间思维转化效率,让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2024年,她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总学时达440学时/年,同时还兼任毕业设计指导、实习指导和实训室管理员。她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组织新生专业介绍,联系优秀毕业生分享经验,建立专升本学习交流群……一系列举措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习支持和技能比武机会。她主编出版教材《机械制图》,将教学心得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为教学改革注入新活力。

  深谙"以赛砺技"育人真谛的王晓琴,直面《机械制图》教学中"二维与三维相互转化"认知困境,创新构建"虚实融合"培养体系。她利用业余时间组建的机械技能兴趣小组,通过"每周特训+云端答疑"双轨模式,吸引了一批热爱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学生加入。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老带新"传承机制,不仅助力团队在2024年首战全国成图大赛等赛项即斩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及省级多个奖项。“机械技能兴趣小组”培育出的毕业生更是以"零适应期"优势入职机械设计师岗位,形成可复制的"赛教就业融合"范式。‌

  王晓琴深知“学高为师”的重要性。2024年,她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参加专业培训,累计达300多学时。她先后参加了数控车铣编程与操作培训、高校教师智能制造数字技术与综合实践能力提升研修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等,并通过了数控铣高级技师考核。

  从一支笔、一张图,到一个模型、一个专利,王晓琴用匠心与智慧架起理论与实践之桥。这位扎根职教一线的“燃灯者”,正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为“大国工匠”的培养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吴婷婷:六年“死磕” 逐梦职教赛场

图片 2.png

  (吴婷婷,中共党员,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教师,获学院“优秀党员”1次,年度考核优秀4次,2024年获湖南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记功奖励,获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一等奖2次,三等奖1次。)

  自2019年起,吴婷婷与她的团队扎根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六载寒暑,从未止步。谈及坚持,她坦言:“每次参赛都能让自己的专业能力更上一层楼,还能把行业里最新的东西带回课堂上,教给学生。”这份执着不仅源于对职业教育的赤诚,更因团队间“共闯难关、共享成长”的信念。正是这种“死磕”精神,让她们从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三等奖起步,一路摘得两次一等奖,并在不断努力中实现新的突破。

  备赛之路,荆棘丛生,每一处细节都如同一道关卡,考验着团队的耐心与智慧。在攻克“梁板柱结构演示模型”这一难题时,团队四人围坐在实验室,激烈的讨论持续了整整一天,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闪耀。最终确定尺寸后,他们马不停蹄,连夜跑遍全城打印店,只为定制合适的 PVC 模具。然而,模型初成时却异常“脆弱”,频频倒塌。团队成员们心急如焚,拿起螺栓和胶水,开启了一场紧张的“缝缝补补”。模拟演示时,大家甚至要屏息凝神,生怕一丝轻微触碰就导致模型散架。但正是在这无数次的反复修正中,这个“脆弱”的模型摇身一变,成为现场赛教学片段中大放异彩的经典教具。

  另一场“惊心动魄”发生在赛前半小时:钢筋检测设备因备用电源故障突然罢工,全员困在备赛区寸步难行。四人顶着冷汗分头求助,最终靠工作人员飞奔校外租来充电宝才化险为夷。戏剧性的是,正式比赛抽签恰选中该实训环节,这份“险中求胜”的经历后来被团队四人笑称为“天选剧本”。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团队的应变能力,更体现了她们在压力下的冷静与协作。

  逐字稿修改到凌晨两三点,一句教学用语反复推敲十遍有余;对着镜子,精心练习表情管理,连每一个手势的角度都要精准设计。六年间,团队熬过了无数个灯火通明的深夜。2023年,当团队名称第一次出现在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一等奖公示栏时,四个人抱在一起抑制不住地尖叫起来,那是释放、是激动,更是对多年来共同努力的最好见证。2024年,她和团队再次斩获一等奖。

  2024年,吴婷婷带领学生征战湖南省“楚怡杯”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装配式智能建造赛项,克服重重困难斩获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备赛期间,由于专业未配备专用竞赛平台,她与同事多次与软件公司协调借用资源;缺乏专业训练场地,便将办公室改造成临时“战场”,与学生挤在狭窄空间日夜奋战。面对设备不足、技术瓶颈和学生的焦虑情绪,她既当技术导师又做心理疏导员,以“边摸索边突破”的韧劲化解难题。

  她常说:“力学公式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建筑安全的生命线。” 这不仅是对力学知识的诠释,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六年“死磕”,不但让吴婷婷与团队在竞赛中屡获佳绩,更将这种精神融入日常教学,为学生树立了榜样。未来,她将继续“死磕”到底,迎接新的挑战,实现新的突破。

  王娟智:以赛育人绽风采

图片 3.png

  (王娟智,中共预备党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获学院“优秀教师”、年度考核优秀、获长沙市首届金牌HR人力资源技能竞赛获三等奖。指导学生获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省级一等奖、世界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高职组人力资源服务赛项金奖。)

  当职业教育改革的浪潮奔涌而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王娟智勇立潮头,用世界金奖的璀璨光芒照亮教学革新之路。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高职组人力资源服务赛项中,由她指导的学生团队斩获金奖,这不仅是学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育人理念的生动注脚,更是她深耕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学院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号召,不断探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新模式。王娟智作为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任教师,积极投身于各类技能竞赛中,不仅自身取得了优异成绩,更在教学上实现了突破。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高职组人力资源服务赛项中,王娟智指导的学生团队荣获金奖,这是对她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最好证明。她将比赛中的新技术、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推动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革新,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能突破,学生成长见真章。在王娟智的悉心指导下,参赛学生们实现了技能上的突破。他们通过模拟真实企业场景,学会了运用数据分析技能驱动人力资源决策,有效解决了企业招聘难的痛点。此外,学生们还学会了将AI数字人、AI筛选简历等前沿技术融入招聘活动中,这些技能的掌握不仅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竞争力,更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拓宽了道路。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们经历了无数次的演练与打磨,抗压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团队协作,共克时艰创佳绩。备赛过程中,王娟智与学生们共同面对了诸多挑战。面对竞赛规则调整、筹备周期短等困难,她带领团队迅速调整策略,通过校企合作引入真实案例,组织学生赴合作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与深度调研。在方案打磨过程中,她又邀请校内外专家多次研讨,累计修改方案达12版之多。在技术更新快、训练强度大的背景下,王娟智不仅关注学生们的技能提升,更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她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通过零食茶话会等形式让学生们放松心情、有效缓解压力。正是这样的团队协作与共同努力,才使得学生们在比赛中大放异彩。

  从教多年,王娟智不仅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更是学院的一面旗帜。她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与指导工作中,无论是深夜的答疑还是周末的加班指导,都毫无怨言。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女性的智慧与担当。

  周丹:软硬兼施育桃李,多面开弓展芳华

图片 4.png

  (周丹,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教师。入职六年,获学院“优秀教师”2次,年度考核优秀2次,参加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竞赛荣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立项院级课题1项、院级精品课程1项。)

  她是课上可严可乐的“丹姐”。周丹始终把教学视为安身立命之本,注重采用“软硬兼施”的教学策略。一方面,她巧妙地将紧贴学生兴趣或成长困惑的话题,以软植入的方式融入教学内容。并通过情景剧、辩论赛、大家来找茬、命运齿轮、现身说法、出口成章等趣味教学环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她借助课堂公约和学习任务,有力地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周丹严格把控每一堂课、每一个小组、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以及任务完成情况,充分整合电子商务、短视频、直播电商等专业赛项与课程资源,将学生的优秀作业转化为参赛作品、毕业设计或求职案例。记忆中,她初次体验到身为教师的成就感,源于18级学生杨帆。那天,杨帆参加完学校组织的实习招聘后,满脸笑容地跑到她面前说道:“丹丹子,跟你说,刚刚面试官问的问题,你上课讲过,我回答得很流利,他们对我十分满意。”

  她还是课后积极作为、“多面开弓” 的参赛探索者。为了让更多学生在专业上获得提升,周丹参与或指导学生参加的竞赛,涵盖文案写作、平面设计、短视频制作、直播电商、创新创业等多个领域。最为忙碌的时候,她一年连续参与四个赛项。而在她的经历中,首届湖南省乡村振兴公益直播大赛令她尤为难忘。在长达 6 个月的全程实战比赛里,她与同事黎勇一同指导 6 支学生团队。从产品采购、摆台设计等细节,到直播策划实施、场景布置等宏观事务,她们都事无巨细地协助学生完成。最终,学生团队累计500多小时的直播,实现700余单农副特产的销售,成功斩获2项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参赛主力吴娇、向娇两位同学成功获评2023-2024年高校国家奖学金,在实习期间也都顺利走上专业主播的工作岗位,成为所在公司的中坚力量。

  周丹以“软硬兼施”“多面开弓”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热情,助力学生成长。她用行动诠释教师担当,成为教育典范,其经验为专业教育注入活力,激励更多教师创新探索,为学生铺就成才之路。‌‌

(一审:龙晓龙 二审:蒋俊 三审:刘乐)

教育维权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