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8月11日讯(通讯员 罗小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将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教育事业。在班主任岗位上,他们一干就是三十多载,用热爱抵住岁月漫长,用付出让每一位学生有了飞得更高的力量。
郴州市第五完全小学的胡平英老师为一级教师,从教三十四年来,她将自己的身心都奉献给了三尺讲台。用最敬业的姿态,最温暖的情怀,34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坚守平凡、演绎伟大。
“回味自己30多年班主任生涯,酸甜苦辣全都尝过,当班主任杂事多,但辛苦归辛苦,美好的回忆还是留下了不少。”胡平英笑着说,提及自己为什么能坚守班主任工作这么多年,她直言:“我们这一代教师有一种特别的敬业精神,没有八小时之外,没有上下班,更没有叫苦叫累,只要学生、学校需要,我们就会坚持下去。”
不知疲倦的“陀螺老师”
“班主任工作需要对全班学生都有深入了解,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劳动习惯、好的道德意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和坚强的意志以及克服困难的决心。”胡平英说道,“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养成的,必须贯穿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因此,班主任自然而然就承担了很多角色,她需要像妈妈一样呵护学生,像警察一样处理同学之间的纠纷,像心理医生一样疏导孩子心中的抑郁。批作业、写教案、试卷分析、班级学生动态观察、组织活动……需要处理的事情多时,胡平英便会一晚上马不停蹄地忙碌到深夜。第二天继续工作,像个不停歇的“陀螺”持续转动着。
为了响应学校“提质增效”的号召,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胡平英鼓励孩子们参加春苗书屋亲子阅读会、读书征文评选,指导学生参加“寻找中国少年写作之星”等活动。在“99公益日”,胡平英和同学们一起筹集善款,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植树节,全班同学一起植树,守候一个春天;在六一儿童节,胡平英特地为每一个同学准备精美的礼物,将爱留在学生幼小的心灵……
“读书会真有意思,我们不仅能听故事,还能做手工!”春苗书屋九点半亲子读书会上,胡平英带领同学们分享美食绘本《要是你给小狗吃甜甜圈》,做亲子DIY手工“甜甜圈”,孩子们兴奋极了。胡老师介绍:“我个人觉得,春苗书屋的活动有趣有意义,可以让小朋友们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中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体验到自愿服务的乐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大爱。”
正是胸怀强烈的育人使命和敬业精神,即使到了退休的“最后一公里”,胡平英依然没有半分松懈。为了把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到家,她和搭班老师一起利用下午放学后的时间,一户一户地去往同学家里进行家访,苦口婆心地为学生们开展安全教育,即使碰上暴雨天也从未停止脚步。
班级建设,打造学生温暖的“家”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抓好班集体建设,这一环境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它有形或无形地对学生成长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学习、生活都有巨大的影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境之一。多年来从事班主任工作,让胡平英深深地意识到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性。
转校生李飞飞同学迟到事件正说明了这一点。也许是初来乍到吧,开学后的半个月,李飞飞同学每天早晨都迟到。同学们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怎么办,怎么办?”这时班长挺身而出,自告奋勇地说:“我每天早晨去喊她,一起早到学校。”每当她早到校一次,同学们就为她鼓掌一次。就这样,李飞飞同学在班集体的帮助下,终于克服了自己的缺点。这件事情让胡平英更加重视群体意识的作用:“改变一个人的缺点,不光要靠班主任的耐心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这就是集体荣誉感所释放出来的教育力量。”
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内在向上的动力,胡平英在班级展开自我教育的——“值日班长”,让每位学生负责一天的值日任务,让学生们从中体会到“不当家不知柴米费”。每位同学轮流当班长,要为集体、为他人操劳,遇上困难的时候,还须主动听取他人的意见,考虑大多数同学的利益。如此一来,班级里个人与集体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民主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好风尚逐步形成了,班集体也就成了学生和老师们温暖的大家庭。
看见同学们自觉团结在班集体,胡平英欣慰地说:“班集体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有目的的‘特殊环境’,在这个特殊环境里,每个人都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自觉的组织纪律、有团结互助的同学情谊。学生长期受班集体的熏陶,就会慢慢培养起群体意识,由群体意识逐步升华到集体主义,再逐步扩大到热爱我们的民族、国家这个大集体。”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一晃三十四年的教学之路,胡平英时时刻刻把教学任务放在首位,把勤劳和智慧融入了这小小的三尺讲台。
一直以来,胡平英都是一个教学的有心人。她大量订阅了教学刊物,购买了一批又一批的教学用书,利用业余时间,一点一点地学,反复琢磨,从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胡平英深钻教材,努力设计出适合于本班学生的课堂教学结构,千方百计将课堂教学讲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在学习小语第三册看图学文第10课,有个生字“墨”字,学生很容易错写成“黑”或“黛”。在教这个字时,胡平英拿出一瓶墨水,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齐答:“墨水。”她接着问:“这瓶墨水是什么颜色呢?”学生答:“黑色”。“‘黑’字是由什么结构组成的?”“上下结构。”“下边是什么?”“四点底”“那么‘墨’字又是什么结构呢?”“上下结构。”“上边是什么字,下边是什么底?”“黑字头,土字底。”“你们记住了吗。”“记住了。”就这样在一问一答中,孩子们轻松地记住了这个难写的字。
多年来,在她的熏陶和感染下,学生们逐渐爱上了语文课,爱写作文。如李千禧、姜健慧、刘咏琳等多位同学,在她的精心指导下,作文在各级各项考试或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胡老师,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教出来的学生一批批又联系上胡平英,亲切地诉说自己近来的喜讯。在他们心里,无论自己走得多高多远,总是忘不了曾经悉心教导过自己的老师。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这是胡平英教育生涯的真实写照,朴实真诚而又令人动容。在教书育人、做班主任这条路上,她勇挑重担,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践行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