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打造新质课堂 培育高阶思维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谢 振 华]

华声在线通讯员 易红兵

高职教育面临课堂教学改革挑战,传统课堂普遍存在“重技能、轻思维”问题:教学目标聚焦知识记忆等低阶思维,难匹配产业升级对创新能力的需求;教学过程浅层互动,缺乏深度探究活动;教学场景与真实工作、前沿技术脱节;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难以衡量思维与非技术能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历经10年的探索与实践,打造了以深度学习教学理论为引擎,以赋能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为目标的“新质课堂”。

构建高阶思维目标体系,破解教学目标低阶化

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协同调研,组织专业团队走访100多家代表性企业,召开30余场产业专家研讨会,动态调整思维能力要求。基于此,学校构建了从“真实情境”到“元认知升华”的思维发展闭环,将分析性、创造性、批判性等六大高阶思维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标,并通过专项培训、校企双师结对、“思维引导师”认证等举措,提升教师思维教学设计能力,推动教师角色转型。

创新教学范式,破解教学过程浅层化

学校打造“三元四维五阶”教学范式,以“问题—情境—反思”三元驱动,开发真实项目问题库、引入企业技术难题、创设虚拟仿真情境;将高阶思维具化为“认知深度、技能娴熟度、创新灵敏度、职业认同度”四维目标;实施“情境感知—知识建构—策略生成—实践验证—元认知升华”五阶路径,配套特色教学资源包,课堂互动率明显提升。

构建多元工坊,破解教学场景脱节化

学校搭建三类工坊:校内实训基地、企业“技能加油站”及先进生产线组成实境工坊,对接真实生产;虚拟仿真系统、VR/AR项目与专业教学资源库构成孪生工坊,融合前沿技术;开放式研创空间组成研创工坊,引入企业技术难题,融入职业伦理,解决学习与实践、技术、社会责任脱节问题。

革新评价体系,破解教学评价片面化

学院创新“过程—结果—增值”三维评价模型,涵盖12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依托智能平台采集分析教学数据。开发82套差异化评价工具,引入企业导师参与评价,构建智能诊断干预机制,实时预警学习异常、动态调整教学,实现从单一技能评价向思维与能力并重、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主观评价向数据驱动评价的转变。

新质课堂成效显著,已覆盖学院150余门课程、1.5万余名学生,学生深度学习投入度提升95%,课程考核通过率超 90%,近五年获省级及以上技能与创新创业大赛奖项100多项,同比增长55%。教师获批多项省级及以上教改项目,建设多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能力比赛获省级奖项30余项,办学水平大幅跃升,成为革命老区职业教育示范案例院校。

责编:谢 振 华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推荐
返回首页 电脑版 | 触屏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