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湖区中小学信息科技名师工作室开展送教到校活动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黄爱民]

  华声在线3月31日讯(通讯员 周仙凤)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3月28日,湘潭市雨湖区中小学信息科技名师工作室在区域内湘锰小学和立新学校成功开展以“聚焦新课标,赋能乡村教育”为主题的送教到校活动。此次活动通过优秀课例展示、经验分享及图书捐赠等环节,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助力师生共同成长。

图片 2.png

  活动当天,湘锰小学的孩子们迎来了两堂别开生面的信息科技课。工作室的张庆凯老师首先以《讲故事 学编程——我们的表情》为主题,巧妙地将编程知识融入趣味故事中,引导学生通过“拯救表情”的情境学习编程思维。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玩中学、学中玩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让听课的老师深刻感受到了无屏编程教育的魅力,情不自禁地也参与到了其中。

  随后,工作室的马思洁老师带来《制作图书条形码》一课。马老师先通过日常学生借书还书的场景引出了本堂课的主角——条形码,通过三个任务的设计,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ISBN编码规则,理解条形码所蕴含的信息,并亲身体验条形码的生成与识别,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分析问题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展现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上午的课程结束后,全体参与教师齐聚湘锰小学梦想教室,交流分享听课心得。湘锰小学校长冯骞慧肯定了本次送教活动为学校信息科技教育带来创新方法和实用技能,也极大地促进了校际老师们在专业领域的相互切磋与共同成长。

图片 10.png

  下午,一行人来到立新学校。立新学校校长李景文热情接待并分享了学校在教育领域的探索历程,表达了对未来与名师工作室深度合作的殷切期望。随后,立新学校的刘馨老师带来《认识“0”和“1”》一课。刘老师通过“爸爸给小明的神秘礼物线索是什么”来设疑,然后课件展示不同数制的生活事物,将新知识的学习与学生已有数学知识相融合,让学生分析讨论并推导出二进制的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整个课堂通过由浅入深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学生轻松理解二进制与十进制数的转换原理,让抽象的数字概念变得生动有趣。

图片 12.png

  老师们聚精会神地观摩了整节课,并在课后相互进行了分享、讨论。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此类活动。

图片 13.png

  本次活动名师工作室还为两校学生精心准备了人工智能编程图书,助力探索科技奥秘,点亮创新成长之路。

  此次送教到校活动,既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观摩学习的平台,又加强了校际交流互动。工作室顾问李志光表示,希望通过持续性的送教下乡活动,能够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信息科技教育新发展。

(一审:罗江龙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

编辑推荐
返回首页 电脑版 | 触屏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