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用活通识课程 打造“思政+艺术”育人模式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黄爱民]

  华声在线11月7日讯(通讯员 单炯)11月6日,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公共艺术通识选修课程成果展落下帷幕,师生在美育实践中全面提升素质,为学校构建充满活力、多方合作、开放高效的美育新格局夯实基础。

图片 1.png

  近年来,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使学校美育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相匹配。

  顶层设计,着力构建“长效化”机制。学校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将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建立和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推进机制,“通识课程”进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非艺术专业学生至少要修读1门公共艺术类限定选修课程。

图片 2.png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学校大力加强优质艺术类选修课,坚持完整性、连贯性、学科性密切关联,合理分配与布局,充分考虑非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与个性化需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教学。以技法学习为主的手工装饰画、剪纸、扎染、流行歌曲演唱、非洲鼓等课程,把技法与创意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艺术体验和实践为主的水彩技法、素描基础、合唱、舞蹈等课程,把专业知识、艺术鉴赏融入课程中,把经典艺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觉醒;以地方文化与非遗项目为内容的桃园木雕、常德丝弦课程,让学生在学习技法的同时,加深对学校所在的常德市及周边区域的风土人情的探究与了解。

  此外,学校加强对艺术通识课程“骨干课程”的建设,挖掘社会资源,把地方艺人引入大学课堂,在普及艺术教育的基础上发现艺术苗子展开“培优”,打造特色品牌活动。近三年举办教学画展6次,参展作品2400多件;举办教学演出5场,超过2000名学生上台展示。

  学校鼓励艺术课程教师发挥专业优势开展课外辅导,辅导内容涉及国画、油画、版画、书法、声乐、舞蹈等。经过悉心培育,学生绘画、表演水平都得到较大提升。近一年,推荐学生作品参加省、市级艺术比赛获奖33项,其中周文老师指导蔡盛鹏等4位学生的版画作品、刘宛丽老师指导庞星媛等两位学生的书法作品参加湖南省大艺赛获非专业组一、二等奖项共6项。王艳华老师指导童梓原等学生、刘佳老师指导向俊杰等6名学生参加常德市鼎城区音乐节并进入复赛、决赛。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学校通过开展青年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信息化教学竞赛等,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近一年,青年教师教研教改课题立项省级1项、市级3项、校级2项,完成结项3项,发表论文6篇。

(一审:龙晓龙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编辑推荐
返回首页 电脑版 | 触屏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