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小学红色教育基地送培送教成果展示活动在长沙举行

[来源:华声在线 ] [作者:黄爱民] [责编:黄爱民]

  华声在线1月12日讯(通讯员 尹川 张文彬 冯国军)红色文化是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月12日,湖南省中小学红色教育基地送培送教成果展示活动在长沙举行,来自红色文化教育帮扶项目县、帮扶县域进修学校、各帮扶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参加活动。

图片 1.png

  此次展示活动主题为“红色燃星火,携手促均衡”,由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办、长沙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总校承办。活动设置了1个主会场和3个分会场,聚焦“红色文化立校,红色课堂立品,红色研训立魂”三大块内容。

图片 2.png

  开幕式上,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郭建国以《弘扬教育家精神,勇担新时代使命》为题做了专题报告。他从历史到现实,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生成逻辑;从抽象到具象,解读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解读;从理论到实践,指出了教育家精神的弘扬路径。他认为,弘扬教育家精神要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追求,需要每位教师的当下行动,更需要一大批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的引领和推动。

图片 3.png

  活动现场,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王者兰进行了专题演讲。长沙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湖南师大附中星沙实验学校、衡阳县教育局、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实验学校等单位进行了案例和模式的分享。此外,展示活动还将进行语文课《呼风唤雨的世纪》、道德与法治课《父母多爱我》等课堂展示,以及《听听时间怎么说》《让自己成为一道光》等故事演讲。

  据了解,湖南省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送培送教项目县精准帮扶行动于2023年启动,目前送培送教帮扶任务已全面完成,直接培训人数5000余人,辐射3万人次以上。活动规模大、辐射面广、成效显著,深受广大师生好评。活动还形成了“线下集中研修、线上常态研磨、岗位实践交流”相结合的帮扶模式,产出了一批典型案例和优质课例,在全省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图片 4.png

  “衡阳县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如何将红色文化融入我们的教育教学,一直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衡阳县教育局师训专干肖敏表示,通过红色课程浸润和新课程体系建设,基地校学科课程建设日趋成熟;红色帮扶项目和其他教师培训项目深度融合,为当地提供了先进的培训理念、规范的实施流程、科学的管理过程和有效的成果产出模式,营造了教师培训良好的生态。

  据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徐文胜介绍,本次成果展示活动既有专家讲座、专家点评和实地参观考察,又有典型案例分享、优质课例展示和故事演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旨在进一步凝练和展示红色教育基地送培送教的帮扶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真正唱响湖南红色文化教育品牌。

(一审:谢振华 二审:卢小伟 三审:石伟)

编辑推荐
返回首页 电脑版 | 触屏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