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综合>正文

郴州市六中石盖塘学校:不负“双减”好时光 劳动教育展新貌

2023-04-24 14:11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黄爱民]

  华声在线4月23日讯(通讯员 段曦 江海 田贵清)春和景明,朝耕暮耘。郴州市六中石盖塘学校的劳动实践教育基地里一派“农忙”景象,参与劳动的不是农民,而是一群正在上课的孩子。

  立德树人,劳动为先。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石盖塘学校因地制宜,建设校内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创新性地推出“一至九年级学生劳动清单”,开展校外研学特色劳动教育,指导中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农场劳动、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有效强化乡镇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为乡镇学子构建了五育并举、全方面发展的良好教育环境。

  以实践为本,打造劳动教育新课堂

  学校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划分成块,由班主任指导并匹配专业辅导员,按照“每周一节劳动教育课”的课程安排,组织全体学生依次完成翻土、除草、播种、浇灌等劳动实践活动,从书本走进生活,在体验中收获劳动的快乐。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组织劳动的过程中,三尺讲台的老师化身为“科学种植指导员”,耐心讲解,细心示范,带着学生挖地、种菜,不仅在交流中增进了师生感情,还为教师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打下了基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和劳动知识的渗透。

  此外,通过合理安排劳动教育,学生可以从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分数的压力中解放出来,在亲近土地、贴近劳动的过程中,从好奇好玩到全身心投入,从茫然无措到熟练上手,在各自“三分自留地”上感受汗滴禾下土的过程,吸收成长养分。

  学校党总支部书记黄长枧表示,“双减”后,学生的课后时间得以解放,这段时间的“留白”用劳动来描绘,更加丰盈了学生的生活和成长。

  让学生直面真实的生产生活,亲历劳动过程,才能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因此,学校致力于打造“一主多元,协同育人”特色劳动教育模式,在劳动中发展学生身心、回归教育本真,向家长、向社会交出了一份接地气的劳动育人答卷。

  研学为向,延伸劳动教育新空间

  生活即教育,教育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生活。为此,石盖塘学校依托研学基地,开展科普宣传、植物认知、自然探索、劳动实践、工艺及生态文化体验等课程;依托特色资源,开展红色研学、工业研学、主题研学、科技研学、非遗研学、传统文化研学等课程,让学生走出课堂和校园,以实践、体验的方式,将自然人文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助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双减”研学促成长,最美课堂在路上。研学实践将学生的课堂延伸到校外,让学生不仅可以更加亲近自然、观察社会,真心感受、切身品位、不断思考,还能更深刻地理解历史、自然、社会与自我的关系,从而更真切地了解世界万象,不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目前,学校正积极推行以学生动手体验为主的实践性作业,以帮助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的交融中,感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道理,进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的时代新人。学校也将继续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劳动教育课程,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全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审:田镇圆 二审:卢小伟 三审:石伟)

教育维权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