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9月22日讯(通讯员 刘通)中国水电八局高级技工学校作为湖南省第一家由企业申办的技师学院,也是长沙第一家技师学院,今年8月18日,湖南省人社厅正式批复,同意中国水电八局以技校为主体,筹设湖南工程技师学院,筹设期为三年。在申筹过程中有许多的辛酸,更多的是喜悦与感动。今天,我们《校长访谈》邀请到了中国水电八局高级技工学校贺辉校长,一起来聊聊学校的申筹及未来发展之路。
学校的申筹批复来之不易。在校长的带领下,全校教职工做出了哪些努力?
答:能够成功拿到申筹批复,得益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由于学校是企业办学,我们没有生均经费、没有政府拨款,完全靠企业和自己走市场之路来生存和发展。去年在新冠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学校及培训市场处于停滞状态,上半年不能正常开学,相关线下培训工作不能如期开展。作为学校的负责人,应时刻记得作为一个央企子企业应有的担当和责任,担起全体师生的发展重任,可是维持正常运转的经费从哪里来?作为一个校长,“如何谋出路”,这是我当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国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市场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速度前所未有;党和国家对技工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要求也是前所未有,技工教育遇到了这么好的发展机遇,而学校又碰到了困境,怎么办?我们不得不也只能是通过学校提质升级,推动内涵高质量发展,来打破环境困境以及市场制约,打造学校职业教育的品牌,提升人才培养竞争力。
基于这个想法,我们前期对于是否能申筹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首先我们是电建集团的企业办学,电建集团旗下共有五所学校,其中三所已经升级为技师学院。另外湖南省内现已有十一所技师学院,对标已经成功升级的技师学院,我们能不能达到这个标准是首要的问题。第二,对标技师学院的相关标准,校园面积必须达到150亩,而我们现有的校园面积是101亩,所以我们要对接政府、对接上级主管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八中国水电八局有限公司,争取土地资源。水电八局领导非常重视学校的长足发展,在经过几次专题会议讨论后,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在校园规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同意并全力支持我们走上升级之路。
升级后的学校走上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个全新的阶段,您有什么样的目标和期待?
答:技师学院是技工教育的最高层次和第一方阵,是教研教改的领头羊,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申筹之后,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办学规模要达标。2023年是学校建校50周年,我们准备献礼校庆,计划在2023年成功去筹。要达到去筹标准,第一是学生规模要达到3000人。我们目前的在校生规模是2700人,得益于学校的品牌影响力,我们近五年的招生都超额完成任务。同时乘着改革的东风,得益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地方政府及相关政策的利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另外,我们还有一个远景规划,就是在2025年达到在校生规模4000人。
第二就是专业建设的目标。我们以前都是一些传统的专业,对接企业办学的优势,以水利水电建设行业相关的专业为主。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我们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了一些更新和调整。去年我们新申报了工业机器人、电子商务和健康管理等相关专业,并于今年成功开设了工业机器人和电子商务专业。
第三是师资队伍的建设。要达到3000在校生规模,学制教育师生配比要达到1:18。目前本校教职员工168人,有40多位兼职老师,均为水电八局行业内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及专家。到实现3000人和4000人规模的时候,师资力量必须要配套。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充实师资队伍,提高老师的技能水平。一是通过人才市场招聘引进核心专业教师;二是通过内部培养。通过“明目标,定标准,提要求,严管理”等方式,制订激励制度鼓励员工提高自身能力,推进员工执业能力的建设和学历提升,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全省上下都在积极践行“三高四新”的发展战略。在这个背景下,学校有什么样的新蓝图和新愿景?
答:学校拿到技师学院入场券,中国水电八局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大力的支持,正在指导我们编制学校发展的“十四五规划”。我们探索并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使命: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用心服务,为企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学校的愿景是建设国家级示范性职业院校,努力开拓各类培训市场,要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一流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把学校建成集教育、培训、经营、服务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经济实体。
我们学校是企业办学,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第一是在去年年底,中国水电八局申报了湖南省第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投资职业教育在土地、征信、财政、税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我们一定会用好用足这些政策来提升学校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第二是今年长沙市申报了长株潭产教融合型城市。学校地处长株潭中心,我们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提炼总结出了自己特色与方法,在行业内成功打造了产教融合的第一方阵。学校秉承校企合作“人才共有、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办学模式,正积极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的内容与职业的标准相对接,教学的过程与工作的过程相对接,真正做好这三个“对接”,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技师学院的“入场券”我们已经拿到,对照标准“去筹”之路任重道远,全体上下一条心努力拼搏,争取早日实现我们的梦想。但是我们坚信,在国家职业教育的利好形势下,在主管部门及上级主管单位的支持下,我们在职业教育前行的道路上,终将越过崇山峻岭,一定能够达到秀美山峰。
(一审:杨露 二审:卢小伟 三审:谢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