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双峰县永丰街道城南学校校长 陈赞海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的一位教授遇到已经毕业了十年的学生,他们聊工作、聊事业、聊生活、最后聊到了教育,这个做了母亲的学生不知道怎样将孩子放心地交给别人。
教授没有回答,而是问道:“毕业十年了,你觉得北大的教育带给你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学生迟疑了一会儿说:“让我不去做坏事,尽可能地去做好事。”
大家一定会想,堂堂中国一等一的顶尖大学就教给了学生这么点东西?或者说,北京大学毕业十年之后的学生就只剩下了这么点东西?不做坏事做好事,父母在孩子牙牙学语时就在教,就在讲。
其实,一个人一生不做坏事做好事,没有那么容易,比如:面对诱惑时,面对困难无助时,面对死亡抉择时……
但是,只要一个人拥有了坚定的信念、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独善其身的品德修养,在诱惑面前,在困难面前,甚至需要献出自己的生命时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凛然面对。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努力成为一个让周围的人感到幸福和快乐的人,这应该并不困难。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就指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应该成为我们每个普通民众的理想信仰。
有了理想,有了信仰,就有了方向。有了方向便有韧劲,坚持不做坏事做好事。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做十件好事也不难;一个人做一天好事并不难,做十天好事也不难。难的是天天做好事,一辈子做好事。这时,理想信仰就非常重要了,这是坚持做好事的源泉和动力。雷锋同志光辉的一生就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理想、信仰的力量。
人应该具有是非观念,分得清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要学道德、学法律、懂规矩、明事理,否则也会好心办坏事。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阅历的增加,好事坏事的内涵和外延也会不断丰富。不管你在什么时候,不管你在什么地方,不管你职位高低,不管你事业多有成就,不做损害国家的、集体的、他人的利益是我们说话和行事的准则。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任何客观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好事可变成坏事,坏事可变成好事,但出发点一定要是好的,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在生活实践中尽可能地避免好心办坏事。
我们应有独善其身的品德修养,表现在第一心要静,静而后安,安而后定,定而后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静能生慧”,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保持一份淡定;第二心要善。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第三常怀感恩之心,人的本质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告诉了我们人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就无法生存,常怀感恩之心,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洗礼,实现自我超越。
不做坏事做好事,应该成为做人的底线、教育的底线。也应该成为构建和谐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发点。倡导让有能力、有条件的人尽可能地多做好事,使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感到幸福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