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校园文学>正文

用好红色文化资源 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性

2024-05-03 10:00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黄爱民]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上好思政课,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实效性,就要全面深入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这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一、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理论教学,落实课堂育人

  思政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高校思政课堂是培养大学生立德成才的主要场所,也是进行红色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把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价值,在尊重教材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对教材体系进行再加工,因地制宜,把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教材体系,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将教材体系转为教学体系,解决针对全国高校“马工程”统编教材体系与针对各层次高校教学体系差异性诉求矛盾,实现谱系化和个性化的高度融合。将教材体系向融合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体系的转化,教师针对思政课抬头率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设计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的路径和方法。把教材体系转化为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体系,提升课堂的针对性和感染力,进而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效果。

  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让思政课堂亮起来。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党艰辛与辉煌的奋斗历史的见证,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素材。为此,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找准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堂育人价值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适时地讲解红色故事,领读红色经典,宣讲模范英雄人物,展开有针对性地授课,让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彰显育人魅力,催生新的思想精神养料,让思政课堂“亮”起来,使思政课堂变得更加具有生动性和灵活性,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潜移默化中立德树人。

  创新讲好红色文化资源的方式方法,让思政课堂活起来。新时代的青年思想开放,接受新生事物特别快,传统教育的方式方法已不能满足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时代需求,已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变化。思政课教师在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时,除了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政元素之外,还需要灵活运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要充分运用问题导向法、自主探究法、讨论式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等方法,需要充分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学生分享相结合,不断提升思政课堂吸引力、感染力,让思政课堂“活”起来,学生参与度搞起来,润物细无声地把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进而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二、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实践教学,推动实践育人

  要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但可以在课堂上讲,还可以在社会实践中讲。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有效途径。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进一步强化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政治立场,树立文化自信,是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性的重要环节。

  用好红色教育基地红色场馆育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地的红色革命纪念地、红色博物馆、红色遗址等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建设红色场馆参观场馆,落实馆课一体化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去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调研,打造特色的移动思政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辈们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如何坚守初心、坚守理想,亲身体验中国共产党人坚毅的精神品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励学生在困难面前依然砥砺奋进、勇往直前,在参观体验中立德树人。

  用活红色实践活动育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多种方式将红色文化融入红色实践活动中。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学游演创”等方式落实红色实践育人。学:红色经典、红色课程育人。通过学好红色经典,读好红色家书,开设好红色课程,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游:红色游学育人。开展好如“重走主席游学路”“红色教育游学活动”等主题的社会实践,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演:红色艺术育人。发挥各种舞台作用,“演”好红色故事,“唱”好红色歌曲。创:红色环境育人。创设红色校园文化环境,有机融入各种红色文化元素。创新红色实践活动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辈的经验与智慧,深刻体验革命先辈用血肉之躯夺取胜利的光辉历史,从而达到升华精神,淬炼品格的效果,克服传统思政课堂的缺点,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性。

  用实网络虚拟实践教学育人。随着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成为大学生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学习知识不可缺失的重要平台。网络虚拟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手段,是应对网络虚拟社会发展的新需要。一是建设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专题网站。在形式方面要注重校园红色专题网站的创新建设,利用技术的魅力使红色文化资源“动”起来。在内容层面,融入时尚元素和流行的网络用语使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鼓励大学生自己制作微电影、微小说、微视频等方式呈现在校园红色专题网站上,以此来吸引其他同学,从而实现网络育人的效果。二是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设虚拟仿真思政专题和思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借助数字技术重构思政课教学范式,重塑思政课教学场景,助力学生信息时代知识体系的构建和价值体系的塑造。

  三、打造钻研红色文化资源的师资队伍,推进科研育人

  高校教师肩负着育人的时代使命,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主体。教师的品德、学识、眼界和言行等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所育之人的质量。推动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打造钻研红色文化资源的师资队伍,推进科研育人,是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加强思政课教师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一是要积极引导思政课教师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论研究。在积极挖掘整理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分析与研究。促进科研反哺教学,提升思政课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二是要加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的方法路径研究。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如何在思政课堂上做到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红色文化资源,需要思政课教师加大对其路径和方法的研究。要做到思政课教学不仅要有理论的深度、思想的高度,还要有情感的温度、视野的宽度,更要有贴近现实的灵敏度。这样,才能使课程教学具备贴近学生的亲近感、贴近实际的真实感、贴近现实的时代感,才能真正让学生乐于接受,从而提升立德树人的效果。

  加大思政课教师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支持力度。邀请红色文化研究名师大家讲学,加强教师队伍对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理论知识的培训,鼓励和支持教师深入、系统地挖掘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系统研究。学校可以对钻研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师队伍进行相应考核,对达到考核标准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在教改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等科研立项时,设立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选题,充分调动教师研究红色文化资源的积极性。加大思政课教师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进而实现提升立德树人实效性的目标。


注:该文为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教学改革研究”(2019-1070)阶段性成果。


(作者/王竹苗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一审:夏博 二审:邓望军 三审:蒋玉青)

教育维权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湖南师大二附中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