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愚公移山》到《郭巨埋儿》
(作者/黄浪清 宁乡市沙田初级中学)
《愚公移山》,你读出了什么?这个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可能读出的感受是不同的。
有人读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有人读出了不畏艰难的精神;有人读出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傅斯年读出了“为公”“民众”和“努力”三大观点;毛泽东读出了坚韧不拔、不懈奋斗的力量;甚而至于,还有人读出了愚公确实很愚,移山不如搬家的论调。
不管读出了什么,都是不能勉强别人的。只是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忽略了文中一个小地方。
《愚公移山》原文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全家移山和神仙搬山。在这两个内容中间,有这样的句子: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我们有没有发现,有这样一个句子,它承上启下,肩挑“移山”和“搬山”两个内容,从而使故事内容发生重大变化?
其实,当读者读到愚公说要子子孙孙不停挖下去的时候,读者确实会有气吞天地的气概,但隐隐之间,是不是也会有点点替他子孙们担心呢?难道真要一代代挖下去?这,符合人情吗?
别担心,因为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帝感其诚”这四个字。而其中,“诚”字又是最重要的,这个字,就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太行、王屋有多高大,愚公的诚意就有多深。同样,愚公的年龄有多老,移山的人员有多弱,运土的路程有多长,使用的工具有多简,工程的任务有多艰,持续的时间有多久,甚至,愚公的“不近人情”——哪怕要搭上子子孙孙一辈辈的人生,这些,强调的其实都只是一个字而已,那就是“诚”!愚公的诚意,有想法,有计划,有目标,有表白(和智叟的对白),关键是有毅然决然的行动,这样的诚,才可以感天动地!愚公移山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诚意感天的故事。
心诚则灵,至诚如神。
古人非常看重“诚”。“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对自己诚,你可以成为君子;“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对别人诚,你可以立于天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事业诚,你可以无往不胜。儒家个人修养的八条目中,从格物致知到修齐治平,中间搭桥梁的内容便是“诚意、正心”。诸如此类关于诚意的古人名言警句,无以数计。
当然还有如《愚公移山》一般的各类故事。《精卫填海》,在小鸟和大海的对比中,我们也可以看见“诚”;《夸父追日》,在夸父的自不量力里,我们也可以看见“诚”;《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不合常情中,我们还是可以看见“诚”。
还有一类受人诟病的故事,最典型的莫过于《二十四孝图》里的《郭巨埋儿》了。其文曰: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有人对这个故事的评价是:“匪夷所思,不合逻辑。”鲁迅先生也对这个故事非常反感,他说:“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确实,老莱娱亲,一个七十多岁了的儿子,还要装扮成小孩一样来逗父母开心,怎么看都觉得心里膈应得慌。郭巨埋儿,其残酷性也显而易见,世上真有一狠起来就不顾人伦连自己儿子都敢埋的人?
但现在的问题是,像这样的故事,其不可思议性,古人难道不知道?
比较《愚公移山》和《郭巨埋儿》,发现两者相同点颇多。第一,愚公和郭巨都是不仅敢想,还敢于动手去做的人,他们不是说说而已;第二,事情的转机要么靠神仙或者要么靠上天,如果没有神灵出现,故事后来真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第三,他们都残忍地要牺牲自己后代的利益甚至生命,不同之处仅仅是愚公是软刀子杀人,估计会“杀”上N代,而郭巨太过于简单粗暴罢了。
这样一比较,我们就可以同理得出结论,这些故事不惜抹杀人伦,不顾逻辑,荒诞不经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突出一个“诚”字。孝顺父母我可是真心的,为了父母我可什么都敢做,我可以卧冰求鲤,我可以哭竹生笋,我可以卖身葬父……天地可鉴,日月为凭。
有人质疑“郭巨埋儿”的合理性,认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应该是这样:郭巨把家里的粮食给母亲吃,而母亲非让孩子先吃。孩子三岁,很小,就真吃了。每回都这样,郭巨就对母亲说:“难道您非要逼着我把他埋了您才吃饭吗?”人们以讹传讹,就成后面的版本了。故事这样一改,倒是合情合理了,但满满的诚意,似乎也冲淡了不少。况且这样一改,故事能不能传到今天,也还是未知数。
人们都宁愿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为了诚意,人们宁愿相信愚公真的移山郭巨真的埋儿了;为了爱情,人们宁愿相信梁山伯祝英台变蝴蝶了;为了美丽,人们宁愿相信嫦娥奔月了;为了思念,人们宁愿相信牛郎织女相会了;为了光明,为了正义,为了自由……人们相信了很多很多……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关键是,你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它呢?
(一审:余画 二审:余画 三审: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