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校园动态>正文

70名幼儿园骨干教师于长沙幼师高专开展立体化研训 深耕保教资源开发与利用

2025-04-14 16:36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黄爱民]

  华声在线4月14日讯(通讯员 曹婷 黄荣)4月8日至11日,长沙市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在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行。学校党委委员、宣传统战处处长兼学前教育学院院长阳艳波、继续教育与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王叶出席开班典礼。典礼由继续教育与国际交流学院院长闵捷主持。长沙各县(市、区)70名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通过“理论筑基——实践浸润——成果共创”的立体化研训体系,深耕农村幼儿园保教资源开发与利用,为乡村幼教高质量发展注入专业动能。

图片 1.png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郑名以《以科学的保教质量观,引领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为题,聚焦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从评估内容到评估方式,为幼儿园内涵发展指明了方向。

  长沙市教育局幼儿园副园长王丽娜通过案例《游戏点亮童年》分享了自主游戏园本化的实践路径。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杨莉君从理解“儿童视角”到“儿童的视角”,从预设课程的设计到生成课程的实施,为幼儿园课程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长沙幼师高专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戴蔚蓉在《湖湘非遗在幼儿美育中的“活态传承”》的讲座中,详细介绍了非遗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具体举措。此外,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张媛媛、长沙市雨花区幼教集团总园长邓益云分别围绕农村幼儿园资源开发原则、家园共育等展开深度讲解,形成 "理念—— 方法——案例" 的完整知识图谱,助力学员建立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教育认知体系。

  培训采用“观摩——教研双线联动”模式,显著提升了培训的实效性与成果转化率。实地观摩环节,学员分组走进长沙市望城区高塘岭街道城西幼儿园、长沙市宁乡市黄材镇中心幼儿园、长沙市天心区教育局白沙幸福幼儿园、长沙市长沙县黄兴镇干杉中心幼儿园4所乡村园,深度观察园所如何将稻田秸秆、山溪鹅卵石、非遗剪纸等本土资源转化为保教载体——从自然角的生态观察区到户外泥工坊,从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到本土民谣游戏,亲身感受 "把活动搬进田野" 的教育智慧,积累了百余个鲜活的资源利用案例。

  现场教研共创环节,在长沙市望城区学前教育科教研专干李宵、长沙市宁乡市学前教育教研员周斌、长沙市长沙县六艺天骄幼儿园园长沈娉婷、长沙市天心区教育局白沙幼教集团总园长周健的引领下,围绕 "自然资源教育化开发"" 非遗游戏化表达 "等核心问题,学员分组开展了“问题诊断—方案设计—成果互评”的即时性教研活动。专家与学员们基于幼儿园真实场景,现场产出20余份兼具创新性与可行性的资源开发方案,实现“ 带着问题去、捧着方案回” 的精准研训目标。

  学员借助学习积累的新理念与经验,紧扣本园特色资源、幼儿兴趣点及发展需要,从课程目标定位、资源图谱绘制、活动方案设计三方面完善资源开发案例;此外学员们还精心制定回园实践计划,这份计划涵盖短期行动与长期规划,包括:自然材料收集机制、家园资源共建计划、课程实施进度表。学员代表在结业交流中分享道:“培训让我从儿童视角看到乡村资源价值,回园后我会把自然材料融入园本课程,借本土特色资源,让孩子感受自然、领悟乡土文化,让乡土文化融入孩子游戏。”

  培训通过“理论输入—实践转化—成果输出”的闭环设计,既为乡村骨干教师注入专业动能,更搭建起区域教研共同体。学校学前教育培训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继续启动“乡村幼教赋能计划”,通过实地回访、线上工作坊、成果展示等形式持续跟进,助力学员将培训所得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 的实践活动,推动农村幼儿园从资源利用到课程创新的系统性变革,为城乡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筑牢基石。

(一审:杨露 二审:刘玉锋 三审:鲁红)

教育维权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