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3月29日讯(通讯员 黄芸)3月27日,“余”你有约暨2025年骨干教师集体备课教学展示活动在南方第三小学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探究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株洲市教科院副院长余民、株洲市芦淞区教研中心主任吴志敏、株洲市渌口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杨育、株洲市荷塘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易春红、株洲市芦淞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李碧波以及南方第三小学党总支书记黄新、校长周转等参加活动。
黄新为活动致辞,他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出发,深刻阐述了项目化学习在思政学科中的重要价值,为与会者提供了理论滋养和实践指导。随后,王诗老师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课例展示《我的好邻居》。王诗以生动的案例、幽默的语言,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了邻里关系的重要意义,掌握了与邻居友好相处的方法技巧。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气氛活跃,充分展现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魅力。
紧接着,刘晓芳老师对王诗的课堂进行了深入解读。她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环节的推进、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等多个方面,详细剖析了这堂课的精妙之处,让与会者对王老师的课堂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
随后,周转带来了一堂题为《请到我的家乡来》的示范课。周转以家乡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为背景,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将一幅幅引人入胜的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成功点燃了学生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课堂上,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掌声。
课后,吴春游老师对周转的课堂进行了课例解读。他结合地方特色,详细阐述了如何将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打造出一堂既具知识性又充满趣味性的道德与法治课。
专家点评环节,易春红、李碧波以及余民等专家对两堂课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点评,为与会者提供了有益借鉴。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株洲市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方面的丰硕成果,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共同提升的平台。与会者纷纷表示,将认真汲取专家的智慧结晶,不断反思与改进教学,为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治素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审:谢振华 二审:邓望军 三审:谭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