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高校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让2020届高校毕业生经受了磨练、收获了成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寄望高校毕业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湖南日报》特约请专家建言献策。
邓卫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既是民生,也是国计。习近平总书记日前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充满了对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关心关爱和殷切希望,为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把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好毕业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帮助他们就业创业,全力支持毕业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成长成才。
聚焦立德树人,深化就业引领
就业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必须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
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引领就业价值观教育。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讲清讲透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和初心故事,讲好讲活习近平总书记的青春成长故事、执政为民的担当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成才观,践行“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自觉担负起时代使命。
二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就业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就业创业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在知识传授、技能培训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大学生的就业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分析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就业创业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是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善于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学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学的感人故事、扎根基层一线的毕业生代表、为国家事业矢志奋斗的校友典型作为活教材,运用“互联网+”创新开展“最后一堂党课”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奋斗奉献。
聚焦人才培养,提升就业能力
支持毕业生就业创业、建功立业,关键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匹配度,让学生上大舞台、成大事业。
一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就业创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以市场需求倒逼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和实践创新体系改革,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教学资源条件,及时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以“金专、金课、金师”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实现供需对接、人岗匹配。
二是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等,引导学生主动到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积累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懂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明白“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在劳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长真本领。
三是完善职业生涯教育。在“教师、教材、教法”上下功夫,建立一支专业化、专职化师资队伍,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生涯规划类课程,将职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科学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能力,深入思考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学习与工作、工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找准实现人生价值的着力点,提高大学生自我意识和职业意识,进而实现精准择业、幸福从业。
聚焦国家需求,拓宽就业渠道
要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学校办学目标,大力开发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为学生追梦、圆梦提供广阔舞台。
一是主动作为、前瞻布局。聚焦国家战略主航道,瞄准行业发展新趋势,对接“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发展战略,围绕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开拓就业市场,拓宽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智慧医疗等战略领域、新兴产业、特色行业就业渠道,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改革发展前沿新阵地输送毕业生。
二是突出基层、挖潜拓源。结合全面小康、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改革强军等重大战略,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开拓就业岗位,用好用足“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国家、地方基层就业项目政策性岗位,加强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宣传动员,以更大力度将毕业生输送到合适的基层岗位建功立业。近三年来,湖南大学有500余名毕业生入选“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选调生等国家、地方基层就业项目。
三是凝聚合力、协同推进。充分调动全校教师员工关心就业、支持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南大学各级领导干部主动对接用人单位,积极拓宽优质单位招聘渠道;动员一线教师特别是知名专家、教授利用与企事业单位开展学术攻坚、科研合作等机会,积极推荐学生实习就业;支持每位教师员工利用学术交流、讲学讲座、出差考察等机会,看望当地校友,持续关心支持他们的成长成才和事业发展。
(作者系湖南大学党委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