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华声教育>人物>正文

杨三军:扎根山乡三十载 大灵山下追梦人

2024-12-19 10:20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黄爱民]

  华声在线12月18日讯(通讯员 李汶遥  曾莉琼)巍巍大灵山下,悠悠果利河畔,有这样一位教师:他爱生如子,是山里孩子的启明灯;他以校为家,是师生眼中的勤务员;他扎根山乡,是躬耕杏坛的追梦人。他就是龙山县石牌镇中心小学副校长、上母小学校长杨三军。    

  爱生如子,山里孩子的启明灯

  “乡村老师是大山深处的一盏明灯,能照亮孩子前行的路。作为老师,就应该在孩子的心田种下希望的种子,教育和引导孩子们敢于追梦、勤于筑梦、乐于圆梦。”谈起自己扎根乡村教育三十年的经历,杨三军颇有感触地说。

  1995年7月,杨三军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学校毕业后,满怀憧憬和希望,来到龙山县石牌镇小学任教。当看到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山里孩子充满渴望的眼神时,使其心中的“教育缔造梦想、读书改变命运”的理想火种,迅疾成为一团熊熊燃烧的希望之光。

  家访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渠道,促进家校共育是有效手段,是教育好“问题学生”的有效法宝。在多年工作中,杨三军养成了经常对学生进行家访的习惯,家访笔记就写了厚厚一本。

  2023年6月,杨三军在家访中了解到,上母片小六年级一名学生,由于父母离异,跟随奶奶生活,其家庭比较困难。对此,杨三军积极主动争取爱心团队、个人捐款捐物,帮助这位学生解决困难。近几年来,杨三军为全校学生争取爱心校服、书包、书籍折合人民币8万余元。

  杨三军注重从思想、心理上关爱、激励和引导学生。经常利用课间等课余时间,走进教室与孩子们一起阅读,走上操场与孩子们一起运动,走出校门,与孩子们一起参与环保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让千千万万个家庭特殊、基础薄弱、缺乏自信的孩子重拾自信,重新点燃梦想之光。 

图片 1.png 

  以校为家师生眼中的勤务员

  2020年,因工作需要,杨三军被组织安排担任石牌小学副校长,负责上母片小全面管理工作。上母小学因地处农村,学校虽是完全小学,但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流动性大,仅有2名在此长期任教的在编教师。杨三军没有丝毫抱怨,作为土生土长的石牌人,他想的更多的是,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多发一分热和光。

  上任上母片小负责人伊始,针对生源不稳、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差、教师干劲不足、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落后等诸多问题,他多次召集师生商议,确定新的办学思路,从师生的行为习惯入手,通过精细化管理,在“勤”字上下功夫,发扬“苦干”“实干”精神。为此,他率先垂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看见他的身影,被师生们戏称为“学校的服务员、保洁员、水电工、维修工”……

  杨三军坚持以校为家,虽然与家一公里之隔,但因工作繁忙,他经常吃住都在学校,只在周末等节假日抽空回家看看八十多岁的老父亲。

   扎根山乡,大灵山下的追梦人

  在大灵山下乡村教育大地上,杨三军一干就是三十年。先后在石牌镇中心小学,上母片小工作,曾担任过班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教导主任、副校长等,他从当初的懵懂小伙已成为不惑之年的中年汉子。不论是教育教学,还是学校管理工作,他都坚持从每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力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教育教学实绩诠释对教育梦想的执着追求。

  为改善办学条件,让大山的孩子享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杨三军带领全校教职员工群策群力、共同奋斗,积极给上级部门汇报,主动寻找和利用外界助学资源。2023年,杨三军从上海巨海成杰公益基金会引进援助资金80万元,从前期筹备、破土动工到竣工验收,他都是全程参与督促、保障,历时5个月,一栋2层占地180平方米的崭新科技楼拔地而起,现已完工并投入使用。近年来,从长沙市雨花区争取爱心团队及个人款物10万余元,用于添置体育器材、办公桌椅、电脑、打印一体机及课外读物等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进行食堂和自来水改造等。

图片 2.png

  天道酬勤,硕果累累。近年来,他曾多次获得县级表彰,2016年获得县“师德标兵”;近三年连续被龙山县教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被评为教育发展控辍保学工作“先进个人”;2021年被评为平安建设工作“先进个人”;2023年被评为教育质量提升突出贡献“先进个人”;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获得县政府嘉奖。

(一审:夏博 二审:余画 三审:刘乐)

教育维权
会员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师大附中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市北大新世纪恒定中学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