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4月2日讯(通讯员 田文静 祝战军)说起汝城三中的变化,很多人用了“翻天覆地”这个成语。复校之初,学校基础设施老化破损,校园环境陈旧破落。如今的汝城三中书声琅琅、鸟语花香,风清气正,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办学声誉不断提升。
在专访现任汝城三中党支部书记彭志辉时,他说:“看着汝城三中的成长,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从教几十年,能够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奉献那么一点绵薄之力,就好像我和众多优秀党员一样,像一个火炬手,做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最终共同汇聚在一起,奔向民族复兴的主火炬塔。”
汝城三中凤凰涅槃般的变化,是一位乡村教育者的初心与使命的见证,是一位忠诚的党员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诠释,是新时代奔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线战士的真实写照。
改善条件,坚定教师创业信心和决心
来自郴州市区的郭淑雯2018年通过公招来到汝城三中任教。她对当时的校园环境记忆犹新——校门是两扇破旧的铁门,教师宿舍简陋,到处是蜘蛛网,没有独立卫生间;学生公寓是70年代老旧寝室且没有热水供应……这个时候,受组织委派,彭志辉来到汝城三中。从1993年参加工作,彭志辉就一直扎根在教育一线。
汝城三中始建于1958年,原为县属高中,1996年改制为职业中专。2018年8月,为调整汝城县高中阶段学校布局,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汝城三中恢复普通高中办学。
学校地处乡镇,基础设施差,教师队伍刚刚组建,学科教师紧缺……如何留住老师是彭志辉首要破解的难题。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校园绿起来、美起来,让教师都能舒心地教学,让学习基础异常薄弱的学生都有书读、读好书。他立足校情,争项引资,改善办学条件。办学六年来,在上级部门和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彭志辉共争取资金5000余万元,新建了教学楼、学生公寓、理化生实验室、教师工作周转房,升级改造了学生食堂、音乐教学楼,重建了运动场塑胶跑道、室内体育训练场馆,整修了学校水电线路,改造了校园智能广播和视频监控系统,安装了师生直饮水供水系统,更新了多媒体,添置了办公设备,改善了教师办公条件,原本“老破旧”的校园慢慢有了“精气神”。
“以前绝大部分教师在校外租房居住,对教育教学的开展极其不方便,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现在住进学校的周转房了,终于可以让我们外地老师以校为家了。”来自郴州市桂东县的郭欢对未来充满憧憬。周转房的建成很好地做到了“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让老师能以校为家、安心工作。
党建引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要发展,根本在老师。可恢复办学以来,学校的师资就严重不足,彭志辉当机立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亲赴高等院校引入顶岗实习教师,有效缓解了学校的发展困境。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在教育局的关怀下,如今汝城三中的教师数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老师是招进来了,但很多老师是新手,只有极少部分教师具有高中教学经验。他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的培训,先后赴多地学习取经。这些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显著提高,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和学科带头人。“我能给老师的最大福利,就是培训老师和提高教师的待遇,提升老师的专业能力,增强教师的幸福感。”彭志辉说道。在他的倡导下,学校充分利用汝城县第一中学教育集团优势,积极开展“青蓝工程”、党员示范课、青年教师教学比武等活动,坚持“将论文写在讲台上,把课题做在育人中”的教研理念,悉心指导,更新教学观念,形成以老带新、人人教研的良好氛围。他把对党的忠诚渗透在血脉里,笃行致远,为师生谋幸福,为学校谋发展。
全员育人,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对于这所“全新”学校,彭志辉的办学理念很清晰,确定了“崇德尚美、各成其才”的校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突出德育首位,能破土而生的草木之芽是强大而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故“才”赋予志向、才智的内涵。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者,他清楚教学质量是学校的命脉,是学校发展的立足之本。他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树立“从最后一名抓起”的人本教育观和“人人能成才”的发展观,让教育有爱、有温度。
扎实抓好教学管理,严格执行教学常规,不断提高管理的绩效性。自2021年实现首届高考“开门红”以来,2022、2023年高考连创佳绩,实现了“低进高出”“特色高产”的高考目标;学校连续三年获县“高质量教育教学奖”和“高质量教育教学团队奖”,连续三年获县“年度综合绩效考核一等奖”。因工作出色,彭志辉获评县“十佳校长”、县“教育突出贡献奖”、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县“优秀领导干部”等荣誉称号,被湖南省教育厅评为“乡村学校从教20年先进个人”。
多点开花,体艺特长点亮特色品牌发展
进入新时代,众多高中学校,尤其是乡村学校应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方式?“教育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只有这样,学校才会持续、稳定、跨越发展,学生才会健康、全面、幸福成长。”彭志辉说。就这样,他以特色建设闯出了学校发展的新路子。
汝城三中篮球场,一群爱好体育的同学正进行体能训练;武术房,一群身穿武术服的同学正表演一套行云流水、气势磅礴的“中国功夫”;舞蹈室,一群舞者伴随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老师们在一旁悉心指点,大到完整动作,小到分解动作,手把手地指导每一步动作要领。这是汝城三中每天都在上演的动人画面。
人文化、特色化的文化环境,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方式,精细化、科学化的办学模式,促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日趋显现。
针对绝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学情,学校对办学定位、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度思考并逐步摸索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文化+艺术”的普通农村高中办学模式,着力打造自身的教育品牌,挖掘学生潜能,积极探索发展特长教育。该校目前开设了声乐、器乐、舞蹈、美术、书法、武术、田径、传媒等专业。2021—2023年,该校在郴州市“英东杯”中小学生运动会武术项目上连续三年获团体总分第二名,高考艺术专业本科上线率均70%以上。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在建设和发展汝城三中的过程中,尽管山回路转、道阻且长,尽管风高浪急、荆棘密布,但彭志辉凭着对教育事业的赤子情怀,扎根农村,一路追风赶月、不移白首之心。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攀登者姿态和潜心育人、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学生是天,靠天吃饭,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师是地,靠地立足,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我将和全校师生一道,共同汇聚汝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力量。”彭志辉始终携着深厚的教育情怀奔跑在路上。
(一审:杨露 二审:余画 三审:蒋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