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向阳,勇做教育麦田的追梦人
——记武冈市职业中专学校教师唐菊连
华声在线12月7日讯(通讯员 周祖发 王常才)唐菊连,现为武冈市职业中专学校语文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坚持奋斗在教书育人第一线,长期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执教17载,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用一颗丹心耕耘三尺讲台,用爱心与责任培养了近千名优秀的人才,为武冈的教育事业,尽职尽责,默默奉献,先后被授予武冈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个人、妇女先进个人,武冈市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武冈市魅力教师等荣誉称号。
红色底蕴,初心不改
2006年7月,怀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美好憧憬,自邵阳学院一毕业,她就踏上了教书育人之路。初到偏远的马坪乡石地小学,映入眼帘的是矮小的红砖瓦房和曲折的泥泞小路。艰苦的环境没有吓到她,反而激起了她倔强的斗志,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课后和学生一起游戏,促进师生关系,周末做家访了解学生情况,很快就适应了教师这个角色。
她经常对学生说,教育就是一首爱的诗,句句应是精彩的生命对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践行的。17年来,她在工作中兢兢业业,默默耕耘,成就了莘莘学子们的追求与梦想。
守望麦田,春华秋实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但是,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教师的事业就是叶的事业,为了学生,她甘为人梯。
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一腔热血,在工作上,她孜孜不倦地追求着,默默无闻地奉献着。2013年,她任教六年级毕业班,没多久,她发现班上的学生小广(化名)独来独往、沉默寡言,经常连作业都完不成。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批评教育,而是多方面打听并到小广家家访,经了解,他奶奶年事已高,父亲酗酒成性、不务正业,一不如意就拿孩子老婆出气。在他五岁时,母亲毅然决然地抛下他和姐姐离家出走,从此了无音讯。父亲以打工的名义外出,对家里的事不闻不问,两个孩子的吃穿住行全靠奶奶捡废品和政府周济。小广患有先天性高度近视,因为经济的缘故一直没有去配近视镜。回到学校后,她先找小广谈心,以很多逆境中成才的例子,鼓励小广“幸福掌握在自己手里!”“读书才是人生中最佳的捷径”。然后自掏腰包给小广配近视镜,给姐弟俩拿了几袋八成新的衣服鞋子。同时,在班上举行了“手牵手、心连心”爱心活动,捐款捐物捐书。在她的关注下,小广脸上的笑容多了,成绩也逐步提升,小学毕业的时候考上了武冈市第一中学。小广立誓,毕业后也要成为像唐老师这样拥有爱心与责任心的好老师。如今,小广如愿以偿地登上了三尺讲台,他经常感慨,如果没有唐老师,就没有他的今天。
一心向阳,追梦不止
“用笔墨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是她对职业教育生涯的诠释。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她深知学生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与信心不足,缺少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于是她因材施教,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语文课堂上,她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用生动的肢体语言,高分贝的嗓音,慷慨激昂地为学生讲解,带领学生从字词句走向诗词歌赋。她自己当“导演”,让学生当“演员”,通过读、唱、演等多种形式完成课堂教学,让学生从以前枯燥无味的被动学习到现在津津有味地主动探究。她把养成教育融入课堂,让学生不仅学知识,还要学做人。日积月累,循序渐进,让学生渐渐爱上语文,爱上学习。在她的精心培育下,所任教的328班考取5名本科生,其中一名学生成功考上湖南农业大学。
教学相长,教研相辅,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她在2016年撰写的论文《让语文走进生活,生活走进语文》荣获湖南省一等奖;2018年的作品《性格决定命运——刘邦项羽人物形象对比分析》在中职语文微课比赛中荣获湖南省二等奖;2018年撰写的论文《中职语文教学中朗读弱化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荣获湖南省一等奖;2023年撰写的论文《职业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在《中国教师》发表。2019年参与的课题《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成功结题;2021年参与的省级课题《职业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成功结题。
爱一个人,才会甘心付出,爱一份工作,才能倾其所有。坚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热爱却是最有成就的坚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17年教育不断,17年初心不改,唐菊连一直坚信,接受现实的磨砺,必能成就最真实的自己。
(一审:田镇圆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