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记龙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朱玉萍
华声在线9月11日讯(通讯员 李桃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也是龙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朱玉萍在工作中的真实写照。
1999年从永顺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朱玉萍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先后在龙山县洛塔乡和毛坪乡中心学校任教。2010年,一所专为残障儿童而建的学校—龙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了。时年31岁的朱玉萍在组织的安排下调任龙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开始了她的特殊教育之路,一干就是十多年。
(朱玉萍给学生上课。)
“哪怕前方有再多难关,我都要跨过去。”
最初听到调任的消息,朱玉萍心里又喜又愁。她从来没想过,开拓“龙山县特殊教育学校”的重大职责会落在她这样一个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年轻女教师身上。这对于她来说是无非一个巨大的挑战,既要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又要努力提高专业能力,还要学习如何当好一名好校长。
建校初期,她带着学校一群老师前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特殊教育学校当了一年的学生,学习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经常下课后还在宿舍苦练手语。
学校初建成时,厨房仅仅只有两口灶锅,学生寄宿在校内,洗澡、洗脸没有热水。到了冬天,学生手上发黑、脓肿的冻疮触目惊心。作为校长,那时的朱玉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看到那些不会说话的孩子用无助的眼神看着她,朱玉萍没有流泪,她抛下面子,顶着寒风,骑着自己的烂摩托车,硬着头皮为学校的生存四处奔走,找有关部门,找领导寻求帮助。在她的坚持和努力下,一些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爱心人士都纷纷伸出了援手,给学校捐赠了很多物资。现在,学校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配备了手工活动室、律动室、感统综合训练室等功能室。学校还在教学楼前的平地上创设了“过马路”的生活场景。场地上有红绿灯,斑马线。通过情景的模拟,让学生的感受更直观,能够更好地掌握交通规则,进而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给他们一点时间,每一朵花都会绽放。
无论是健全还是残疾,每个孩子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力,都不应该受到区别对待。从走上特殊教育这个岗位起,她就下定决心,要让每一个特殊孩子都能接受最好的教育和训练,要用自己的真心、爱心和恒心让这些折翼的花朵也能绽放。
月月(化名)是个聋哑孩子,刚入学时仅5岁半,由于家庭条件不好,营养缺乏,让她只有3岁孩子的个头,衣衫褴褛,眼神中充满了畏惧,缩在墙角不敢动弹。朱玉萍看到后,将她从墙角慢慢拉出来,轻轻拥入自己怀中。这个孩子在校的第一觉就是在朱玉萍的怀中睡的。如今的月月(化名)已经变成漂亮的大姑娘了,从龙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前往长沙特教中专读书。
只要心中有爱,黑夜便不再漫长。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特殊孩子的家庭大多数都是不幸的。学生安琪(化名)和安娜(化名)一家六口人,姐妹俩是一对双胞胎,一生下来就被确诊为先天性脑瘫,无法独立行走,妈妈带着孩子跑遍了大小医院,看了无数的医生,除了失望还是失望。医生告诉家长,也许进行手术康复孩子还有可能站起来。孩子的妈妈眼里满是眼泪。一家六口,仅靠爸爸一人打工的微薄收入维持,哪里来的钱动手术呢?
“资金我来解决,一定要让两个孩子站起来。”听说孩子的腿可以通过手术康复,朱玉萍主动找到孩子的母亲,并给出了掷地有声的承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朱玉萍拿着孩子的资料四处奔走,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朱玉萍的努力下,手术款筹到了,当孩子的妈妈拿到沉甸甸的手术款时,早已泣不成声。手术后半年,两个孩子来到学校,趔趄着走到朱玉萍的面前喊了声“校长好”,看到两姐妹尽管步伐还不稳,但已经可以自己行走,朱玉萍欣慰地笑了。
2012年7月,朱玉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党员。同年年底,她被推选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朱玉萍就是这样,心系特教,痴心不变,一心只做领路人。她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响亮的豪言,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与责任,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特殊学校,给了这群“折翼的天使”,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
(一审:罗江龙 二审:刘乐 三审:蒋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