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5月31日讯(通讯员 袁文涛 刘美娟)“红林老师”,一个亲切又朴素的称呼,古塘村和方圆十里八乡几辈人都这么叫,这个称呼属于郴州市汝城县井坡镇学校古塘小学校长袁红林老师。
上世纪80年代的湖南省汝城县井坡乡,是一个坐落在湘粤边境、五岭大山里的小乡镇,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凭借让农村孩子有书可读的信念,解决山里娃娃读书困难的初心,袁红林将自己一生的抱负和全部的期望倾注在心爱的教育事业上。高中毕业后,袁红林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1984年1月由志愿兵退伍返乡,同年8月通过招考成为村里的民办教师,从此,不忘幼时家贫、求学艰难,饮水思源,坚守古塘小学,一转眼就走过了38个春秋。38载春华秋实,时光不语,默默流淌,袁红林始终站在古塘小学的三尺讲台前,这一路走来,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战胜自我,矢志从教
1984年元月,袁红林志愿兵退伍回家,服务家乡,人生道路面临新的选择。当时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当时正处于鼎盛时期的井坡分矿,工人普遍年收入高达数千元,而且乡里有政策优先安排退伍军人入矿工作;二是村小招聘民办教师,月工资45元。多年后袁红林谈到这个话题仍然讲自己当时很犹豫、很徘徊。他无法忘记小时候父母累死累活为自己凑学费的日子;无法忘记读初中时,老师因家里困难,不堪忍受教书匠的清苦,自动离职,弃之而去的背影;他也无法忘记村里老支书为了给村小请个老师,数十次往返有关部门那一幕幕场景;更无法忘记退伍时教导员对他说的话:“部队需要你们,但困难落后的乡村更需要你们。”
于是,年轻气盛的袁红林觉得,自己应该去改变一些东西,去做点什么,并且他也可以做成点什么,暗暗在心里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当然,偶尔也会有后悔的时候,当看到同龄人都先后娶妻生子,自己还是“光棍”一条的时候;当看到别人搬进宽敞舒适的新房,自己还妻儿四口挤在破房子里人畜混居的时候;当看到别人陆续搬回大彩电而自己家里围着14寸黑白电视看的时候……但袁红林始终忘不了自己当年立下的志向,忘不了学校的学生,中国的农村教育需要他们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去做出牺牲,个人得失跟国之大计相比,这些小事算什么。
排除万难,一心办学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么多年来,古塘小学其他的老师来来去去,学生也换了一拨又一拨,但袁红林始终坚守在这里,是普通教师,也是班主任,还是校长,在古塘小学任教的38年,他一路见证了这所乡村小学的发展变迁。
古塘小学坐落在村子和后山之间的田野上。早些年,学校围墙低矮,校舍破旧,因远离村庄,学生每天上下学都要绕道二里多地,碰上下雨天,崎岖泥泞的山路令学生叫苦不迭,家长们很不放心,老师也非常辛苦。看到这些问题,袁红林在心里默默盘算,拟定了逐步改善的计划。先是同村里干部商议,写出一份令村民赞赏的可行性考察报告,请求筹措资金,改建围墙和校门。原校门是在东北方向,而古塘村却在学校的西南方向,于是在村民的大力支持下,重新翻修了围墙,将新校门改到了西南方向,大大缩短了学生上下学的路程。后来又多方走访,申请项目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兴建了三层的新教学楼,在村小裁撤合并的过程中,成功将古塘小学保留下来,避免了让村里的孩子走更远的路去到镇上就读。再后来又新建了食堂,翻修了厕所,建起崭新的篮球场和塑胶操场……
现在的古塘小学,经过多次改造和整修,相比多年前,可谓是天壤之别,学校食堂、多媒体教室、图书馆、教师办公室、篮球场、塑胶操场、各种体育设施等基本齐全,是井坡镇条件最好的村小。如今这座山脚下的小学校,环境优美,教室明亮,花草树木相映成趣,袁红林老师远眺青山蓝天白云,苍翠的古柏和鲜艳的国旗见证了他当年的誓言。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从事教育工作38年来,袁红林每年都担任班主任工作,尽一份责任,做一个表率,“以身作则,无私忘我”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两寸粉笔实现人生价值,三尺讲台绽放生命光彩。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圣人”。袁红林教书育人的理念是:“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群小学生,对感性的孩子们来说,爱是一种容易被感知并且有很好的教育作用的东西。
袁红林很喜欢笑,从不说什么豪言壮语,只知道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每天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他认为,作为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用工作中的真诚和对学生的关爱去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家长的赞赏。“年年岁岁”中,他要求学生做的,自己一定先做到;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在日常生活中,袁红林非常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尽量带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锐意进取,连创佳绩
在教育教学中,袁红林不断探索,与时俱进。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他总是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的内涵,不断探索、改革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他的课堂寓教于乐,大胆创新,常采用质疑问难的方法,有效地唤醒学生的探索欲望、创新意识;课内外通过为课文添枝加叶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发展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让学生在乐中学、做中学、玩中学;为了把德育教育寄于课堂之中,每备一节课他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把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与课堂的内容联系起来,讲身边的故事,育德行于课堂。
长期的教育教学生涯,袁红林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他从一个新人变成了名师,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在他的严格管理和悉心指导下,所在的古塘小学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年来一直在各所村小里面排名第一,得到了井坡镇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光阴白驹过隙,青丝白霜渐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也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荣誉和表彰,最大的荣誉是1998年9月在郴州市委市政府教师节表彰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教师”,并记个人三等功。
袁红林非常注重教研工作,平时经常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撰写教育教学论文,2002年《提高教学质量,从教研教改入手》荣获中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论文征文优秀奖、2004年《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在《当代南方教育论坛》杂志优秀论文评奖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并被刊发、2004年《“分与合”教学反思》在全县教学反思评比中,被评为优秀教学反思。
不断学习,追求卓越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教育逐步进入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教育改革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很多新理念新事物不断涌现,这对60年代出生的袁红林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学校刚有电脑的时候,他完全不懂,一度摸都不敢去摸一下,怕弄坏了这么个金贵的东西。后来慢慢了解到它的强大功能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他觉得自己应该学会使用它,于是虚心求教校本部的技术人员,然后自己慢慢学习摸索,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如今已经基本掌握了电脑的操作和应用,也学会了运用“班班通”和网络联校技术服务于日常教学。
为了适应新课改,他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思想认识,尽量不让自己落伍,有着很强的危机感、紧迫感,他坚信,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务必要有一桶水。所以他总是主动参加各种岗位培训继续学习,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有时间也会去网上“冲浪”,了解、学习一些新的东西,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的教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38载光阴,弹指一挥间,耳顺之年的袁红林似乎还是当年的那个小伙子,说话脸上带着笑意,风雨坎坷没有抹去青春的风采,满腔热情继续灌溉桃红柳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他一生的追求,无悔的教育人生。谈到将来,袁红林笑着说:“马上就要退休了,教了那么多学生,很欣慰,我对自己满意。希望学校各位同仁,继续努力,辛勤耕耘,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理想放飞希望,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