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静 株洲八达小学)
我坐到所要观察的对象前,抬头望了一眼眼前的孩子,竟然是梓谦——一年前与小螺号同过篮球班的暖心小男孩。梓谦也马上认出了我,那双大大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在我的请求下,他工整地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我的观察记录卡上,接着,他便开始四处张望,轻轻地晃荡着双腿。虽然戴着口罩,我仍感受到了他的激动和一丝紧张。
当主持人开始介绍执教的谢老师时,梓谦的神情放松了下来。他笑眯眯地望着谢老师,掌声不息。隔着宽大的口罩,我似乎看到了他微微上扬的嘴角——那是对老师充满爱与敬意的微笑。被老师爱着的学生很幸福,被学生敬着的老师同样幸福。上课伊始,我便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感受到了安定。
梓谦不愧是个小绅士,不论是谁发言,他都会注视着对方,将倾听的坐姿要求贯彻始终。有时发言人在他的侧方或后方,他也会不厌其烦地转动身体,让整个身体面向发言的同学。如此频繁地变换坐姿,使得他的座椅也需要配合着挪动。为了不影响课堂安静的环境,他总是极为小心地抬起椅子腿,再轻轻地放下。连不小心掉在地上的笔,他也不敢钻下去捡,或许是担心因此遗漏了课堂交流的信息,也可能是怕打扰了同学的学习。
带着对梓谦的美好印象,我开始仔细地关注他的学习历程。
遗憾的是,从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开始,梓谦的手从未举起过,即使是个人展示的朗读。上课十分钟的时候,谢老师要求孩子们自学,运用所学的方法理解诗意。教室里的同学纷纷埋头思索,而梓谦却呆呆地望着远处,无动于衷。直到屏幕上的时间已过去一半时,梓谦才将目光投向学习单,但似乎并没有头绪,于是茫然地看了看身边的同学。几番蹉跎,独立思考的时间已经结束了。于是,梓谦犹犹豫豫地起了身,开始倾听同学们的反馈。
在自学第二份学习单——用“○”圈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一个关键字词,并谈感受时,梓谦又陷入了困境之中。时间已过去一半时,他仍在四处张望,对眼前的学习单感到很无奈。当老师要求小组交流时,他有些手足无措,手上的铅笔举棋不定,甚至小组三人开始讨论时后,他也并未起身。这种压抑的情绪让一旁的我也十分难受。直到他在同桌的反馈的“倍思亲”下方做了记号后,才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转身抱歉地对我说:“就是不会呀。”
随后在学习第三份创编诗歌的学习单以及课后练习时,梓谦的叹息声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沉重。他的作业单上除了基础知识问题作了答,其他检测阅读理解与表达的内容全是空白。
梓谦是一个想努力学习,却茫然无措的学困生。
如果梓谦是在传统的课堂上,或许他的双眼早已不再澄明闪亮。那如大山一般的学习困境足以轻松将他击垮,时间可能不超过一个月。如今,他却依然投入地倾听同伴发言,爱慕般地敬仰着自己的老师,并保持着一颗阳光向上的心。他被学习困扰着,却并未放弃。我想,一定有支撑他前行的力量源泉。在一次小组分享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在进行学习单一的小组交流时,谢老师要求小组四人在组内轮流说诗意,梓谦需要分享“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意思。轮到梓谦分享时,他轻声说了声:“我没想好。”这时,同桌马上拍了拍他的手臂,体贴地说:“没关系,你再想想。”接着,坐在梓谦对面的1号同伴也热心地过来指导:“预习单中介绍了‘茱萸’的意思,你把它放进诗里,再想一想……”。紧接着,2号同伴也开始启发梓谦,希望他能顺利说出最后一句诗意。接连收到小组成员的关心与帮助,此时的梓谦身心放松,开始关注书本上的诗句准备投入思考。可惜此刻屏幕上的闹钟已敲响了,如果时间再长一点,相信梓谦一定可以说出一些自己的想法。那将是多么鼓舞人心!
对学困生的帮扶,一直是老师们坚持在做且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尽管我们自认为在课堂上对这个群体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但这种一对多的帮助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契机上,都无法做到百分百的保障。
学困生在课堂环境里的生存处境,以及获得帮助的机会,最大程度上还是来源于所在的小组。因此,只有通过创设班级小组伙伴平等互助的关系,营造和睦融洽的氛围,才能更好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困生逆袭成为可能。
孩子会出自天然的本性忽视、否定身边的弱者。梓谦在小组内经历的暖心的一幕,一定是老师对课堂文化进行深刻审视与改造后的成果。
曾几何时,我们的课堂上也曾响起过鄙夷的笑声,投出过不屑的眼光。这种来自同伴的打击让原本就经历学习困难的学生雪上加霜。即使老师当堂制止了这样的行为,并进行了教育,希望在班级纠正这种不正之风。但脱离老师直接监管的小组内部,依然存在优生忽视与压制学困生的情况。
当我看到梓谦受到组内同伴的理解与关爱的时候,大为触动。这些友善的孩子应该受到肯定与褒扬。
为了建立班级学共体课堂文化,我曾做过这样的尝试,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当小组成员进行组内交流时,我会选择一个小组安静倾听,接着在全班对组内生生互助的表现过程进行现场的还原,并给予高度的肯定。这不仅是为其他组的交流分享做展示,也是一次全班的教育。倾听的组多了,也会发现更多组内互助的感人瞬间,班级和睦融洽的课堂氛围也慢慢形成。这样的尝试,的确值得我在常态课中坚持做下去。
小组的学习氛围能精准有效地帮助学困生突破自己,教师在课堂节奏上的把握,同样决定他们能否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在公开课上,为了展示完整的课堂设计,限于时长的规定,老师们只能对每个环节进行时间的调控。一般情况下,交流分享的时间都限于五分钟左右,甚至只有短短的三分钟。有时,小组成员刚说完自己独立思考的收获,还没有开始互相质疑与补充,时间就到了。他们深层的思维没有打开,小组当然也无法进行深度的交流。
急着向学生要答案,是对学生思维的驱赶,这样会导致更多的学生产生夹生化学习。学困生处于这样的节奏中,不仅没有机会获得组员的帮扶,自己也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思考。
在我们的常态课中,学习单的任务是否可以依据学情进行删减,将三个问题变成两个,甚至一个?提供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独学互学、质疑补充、帮扶互助,这比匆忙地赶过场,效果应该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