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2月16日讯(通讯员 邓育秀 李梦雨 廖思思)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偶入教海中,一去二十五年。在二十五年的从教生涯中,他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事,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在二十五年的教育教学中,他教学成绩突出,多次得到了家长和学校领导的认可和好评,也得到上级政府的各种表彰。他就是廖文星老师——汝城县土桥镇永丰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
他用满腔的爱心托起学生腾飞的翅膀
作为教师,他深深懂得,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就意味着奉献与付出,奉献得越多,付出的也就越多,但他无怨无悔。二十五年来,他先后担任班主任、教导处主任、副校长等工作,他不断地告诫自己:“要做就做最好的!”他凭着自己的执着、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教育这块土地上,孜孜不倦地耕耘着、守护着。
在成为教导主任之前,他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14年的班主任生涯,他既感受到了教书的困惑和艰辛、也收获了许多的喜悦和幸福。
1996年8月,他分配到汝城县永丰中学任教,受学校条件限制,初二两个班单独安排在了一个荒凉的小山头上,低矮的木板房,杂草丛生的房前屋后……简陋的环境没有影响他的工作激情。刚刚踏上三尺讲台的他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孩子们身上,孩子们下课后就喜欢围绕着他谈天说地,高兴了,孩子们跟老师一起笑,伤心了,孩子们跟老师一起难过……他跟孩子们一起设计班徽,一起唱着属于自己的班歌。多年以后,当年的学生都已经成家立业,学生的孩子又来到了学校读书,谈起读书时候的事情,说得最多的是自己的班徽、班歌。
他身体力行改善着山区的办学环境
从教以来,他长期在汝城最偏远的山区学校——南洞乡中心小学工作,这是一所距离县城最远的中心小学。学校环境差,基础设施薄弱,校舍严重不足,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没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缓解这种现状,他利用自己假期休息的时间,陪同校长一起,努力争取上级部门的重视。为了实现两部合一,把学校合并到一起,他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征地、新建教学楼,他亲力亲为,最终实现了学校的搬迁。
搬迁好学校以后,学校又买来了150铺学生床,当天恰逢大雨,学校的校门口正在搞建设,车开不进去,只能停在校门口,他又和其他行政人员一起冒雨把150铺床、300多块床板背到寝室,从下午的四点多搬到晚上的十一点多,全身都湿透了,筋疲力尽,但是他一直坚持着。后来,他又会同学校5位老师一起为学校安装了100多铺学生床铺。为了学校能顺利开学,他一直在学校加班,为学生搬桌子,整理教室,安装水电等,保证了学校顺利开学。
他用拼命三郎的精神去对待每一项工作
2018年秋季,廖文星同志服从组织安排调任永丰中心小学,恰逢汝城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迎国检和“第三轮两项督导评估”迎省检工作,他利用休息时间,多次在晚上和周末加班加点,跑乡镇、到村组核实数据,最后,市级初检、省级检查、国家级验收中三次检查顺利通过。
家长的满意、同事的肯定是对他最好的鼓励。这些年来,他一心系校,以校为家。结婚时,三天的婚假,由于学校正在进行合格化验收,第二天他就赶回了学校。两个儿子出生,妻子在产床,他却在课堂。半夜11点多钟赶到医院,迎来的是孩子出生后的“哇哇”声……正是这份对教育事业的赤诚,迎来了家长的赞扬和上级领导的肯定。
他作为一名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把教研放在首位,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思考和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山区学校教研工作的新思路。
“教育是事业,需要用爱心去浇灌。”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他不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多年在山区工作的经历让他一生铭记,二十年来虽然忙碌,但他充实;虽然辛苦,但他骄傲;虽然疲惫,但他快乐。在领导、学生、家长的关心支持下,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那已经成为历史,廖文星表示,今后他将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在讲台上将继续做好一名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校园内,他会用自己的一腔执着,带领教师们为山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